发布时间:2024-11-05 15:08:18 来源: sp20241105
金秋十月,长安街上,“和平发展”和“幸福之路”花坛绚烂夺目。志同道合的发展伙伴齐聚北京,共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约,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大计,共绘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画卷。
这将是一次回望过往、总结经验的盛会。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项造福共建国家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的伟大事业,在各方共商共建共享中展现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
这将是一次登高望远、共创未来的盛会。打造世界工程、世纪工程,需要目光长远、久久为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站在新起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将凝聚起应对时代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一)
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西赴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此问世。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书写了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合作故事。
——时间维度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步伐不断迈进,进展成效举世瞩目,展现国际经济合作急需的行动力。
一个个重要节点,标注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发展历程。从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到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到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日益清晰;从召开3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到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等,共建“一带一路”的合力不断凝聚;从中共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空间维度上,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日益提升,展现国际经济合作急需的凝聚力。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信念,绵延万里不绝;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传承千年不息。沿着这条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合作共赢的美好故事不断延伸。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拥有109个成员,覆盖全球人口的81%和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5%。中欧班列铺展运行线路80多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10年实践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合作维度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方式日益丰富,展现国际经济合作急需的创新力。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犹如一辆全新的有轨电车,以合作的方式真诚邀请世界各国‘上车’。”有国外媒体如此形象地描述该倡议所体现的共同发展特点。从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到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完善合作理念、拓展合作领域。蒙内铁路、匈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助力共建国家驶上发展快车道,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等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菌草、杂交水稻、鲁班工坊等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领域民生项目,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
“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10年发展充分说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长远眼光和全球视野规划并推进合作,“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人类的“幸福路”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宽广。
(二)
“毫不夸张地说,这1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改变了世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
理解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必须将其置于时代变革和全球发展的整体脉络中加以审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深层影响不断显现,国际社会面临寻找新增长点、开启新的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的共同任务。尽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但世界经济增长基础不牢,贸易和投资低迷,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发展不平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
如何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如何实现更加平衡包容的发展?一系列事关全球发展的重大命题摆在国际社会面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国际社会以合作应对时代挑战、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充满东方智慧的方案。
“‘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在与各方一起谋划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时,始终聚焦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通过发展战略对接,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能。世界银行2019年6月专门发表研究报告,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学”概念。支持其研究结论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日均生活费低于3.2美元的中度贫困状态,使全球贸易增加6.2%,全球收入增加2.9%。
近年来,世界经济又遭遇新冠疫情、通胀高企、地缘冲突加剧等一系列挑战,寻找复苏动能的任务更显紧迫。关键时刻,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展现团结合作带来的发展韧性。2021年发布的第四次“一带一路”国家央行年度调查结果显示,87%的受访央行认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有助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权利,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但近年来的现实是,全球发展鸿沟不断扩大,发展不平衡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
共建“一带一路”释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促进了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第一座工业园……共建“一带一路”帮助不少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进程,也帮助不少国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电力紧缺、人才不足等难题。有外国学者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南方国家创造发展机遇,改变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也有外国学者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声音,不仅通过言语,而且通过行动。
长久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被遗忘的角落”。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必须变革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树立一种公平、普惠的全球性发展新理念。共建“一带一路”立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进陆上、海上、空中、网上互联互通,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帮助更多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有效方案。
对许多国家来说,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世界最大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在找到“出海口”后备受鼓舞,让克罗地亚民众在佩列沙茨大桥通车当天以跑步和划船比赛、交响乐和合唱演出、盛大烟火表演等进行庆祝,让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在出席5A国道改造项目通车仪式时与民众共同高呼“再见吧,泥泞!”……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是新型经济全球化,也是新型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德国前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霍斯特·科勒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是更好的经济全球化标杆。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卡耶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国际关系和世界贸易的新模式,将使全球化变得公平而且富有人性。
“只有结满果实的大树才会引人注意。”共建“一带一路”10年实践成果证明,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三)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携手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使命担当。
共建“一带一路”有和平发展的深沉追求。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传承着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的基因,并在实践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永久和平和普遍安全问题。
中国作为发起方,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推动各方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构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发展推动和平。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维护世界和平必须促进共同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牢牢攥紧“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接发展战略、实施促进联动发展的项目,让共同发展的梦想照进现实。圭亚那前总统唐纳德·拉莫塔尔感慨,如果我们认为全球大部分冲突和争议都源于贫穷和不公平,那么就应该把共建“一带一路”视为一个促进共同繁荣与世界和平的倡议。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合作促进和平。
合作还是孤立,团结还是分裂,拉手还是松手,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从历史上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很容易成为贸易战、冷战甚至热战的催化剂。只有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促进持久和平。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共建“一带一路”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也不搞基于意识形态标准划界的小团体,更不搞军事同盟。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无论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发展阶段,只要有共同发展的意愿都可以参与其中。各方以开放包容为导向,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共同推进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格局,探索开创共赢、共担、共治的合作新模式,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共建“一带一路”回应的是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愿望,点亮的是世界共享繁荣的朗朗星空。10年砥砺前行,“一带一路”日益成为承载着生机与梦想的和平之路。
(四)
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国家在互通有无中实现发展繁荣,在取长补短中绽放灿烂文明。面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各国更应该从丝绸之路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既要促进共同发展,也要促进民心相通。”习近平主席强调。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共建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促进政党、青年、社会组织、智库、妇女、地方交流协同并进,推动形成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明共荣发展态势,实现了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
10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道上,文化的播撒日益频繁,文明的对话日益深入,人民之间的友谊日益加深。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力促共建国家民心相通,随着一系列涵盖各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落到实处,一条新时代的文明之路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民心相通,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汇聚。
中国企业运营管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使其扭亏为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并为当地1万多人创造了就业。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表示,事实证明,比雷埃夫斯港项目是互惠互利的,有力促进了希腊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符合希腊国家和人民利益,得到了希腊人民的支持。希方也从中深刻体会到“朋友”一词的真正含义。
民心相通,在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中升华。
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教学楼二层墙上,悬挂着该校师生2019年来华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的证件。在民心相通分论坛上,该校时任校长将学校师生写给习近平主席的信和赠送给习近平主席的画册《我们的丝路故事》一起交给中方工作人员。58幅精挑细选的学生画作,讲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给学校、家乡和地区带来的变化。习近平主席在给该校全体师生的回信中表示:“欢迎你们早日乘上中老铁路列车来到北京。”如今,中老铁路上列车飞驰,坐着火车来中国已不再是梦想。
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以实际行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夯实基础。
(五)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鸿篇巨制,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讨论和思考。
为什么中国能够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这样宏伟的倡议?为什么中国能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国际人士不断追问。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2013年3月,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深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扎根中国深厚历史文化土壤,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观、“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搭建实践平台、开辟实现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为了发展自己,增强自身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也是为了造福世界,壮大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正义力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是中国道路和经验的成功。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原因是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期待、得到人民支持拥护的成功发展道路。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经济比重提升到18%,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道路的成功,坚定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道路的决心;中国的发展成就,提振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信心。共建“一带一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发展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这样一位成功的邻居,如果我们不向它学习,那就好像在麦田里却挨饿一样。”塔吉克斯坦总统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加夫尔佐达表示。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是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的成功。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共建“一带一路”这条阳光大道越走越宽广。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打破僵局、突破瓶颈、创新发展,让世人看到唯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给各国人民带来福祉。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秉持的是一种跨越国界、超越零和思维、开放包容的发展观,这恰恰是当下全球急需的发展理念。”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很可能成为塑造世界秩序的契机,使世界变得更加公正和可持续。世界其他国家如何接纳中国,或许会书写历史的新篇章,很可能有助于建设一个新的、即将到来的自由世界。”孟加拉国《达卡论坛报》不久前发表文章指出。
(六)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社会解读今日中国的关键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将让国际人士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将不断为共建国家提供借鉴。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让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模式,每个国家都应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正如冈比亚外长坦加拉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激励,它证明了各国都能有独特可行的选择来寻求自身发展。
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同中国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意愿不断上升,“要想富,先修路”“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等中国发展经验在一些共建国家渐成社会共识,中国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经验正日渐为共建国家所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计划项目顾问坎波斯表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自身经验,在全球减贫事业中发挥建设性示范作用。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不断为共建国家所共享。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将超过8亿。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促进贸易畅通,将为共建国家分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提供便利。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将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通过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各种方式,同各方一道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致力于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将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正能量。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让民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共建国家人民。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造福共建国家人民。
*** ***
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我们都要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
10年耕耘,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
把握历史主动,沿着历史揭示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行,共建“一带一路”必将更好地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实现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6日 0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