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4:18:06 来源: sp20250108
2023年我国经济整体表现如何?2024年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等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刘苏社表示,回顾2023年,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就业物价基本平稳,年末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内循环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内需贡献率达到111.4%,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为82.5%,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达到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供应保障平稳,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无论是横向与全球主要经济体比较,还是纵向与自己过去比较,2023年我国经济‘成绩单’确实来之不易,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变乱交织对我不利影响加大、国内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影响、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难能可贵。”刘苏社说。
2023年12月底,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回顾“十四五”前半程,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
从重大战略任务看,17个方面重大战略任务总体进展顺利,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初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77%。
从重大工程项目看,目前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96项进展符合预期、6项基本符合预期,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任务落实。
综合各方情况看,“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总体上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高质量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
展望2024年,我国发展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困难挑战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也存在堵点;从机遇条件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彰显,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政策空间依然充足。总体看,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更加注重扩大有效需求,更加注重依靠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更加注重提高宏观政策成效,突出做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等7方面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当前社会预期偏弱,强化政策统筹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高质量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一是健全完善评估机制,明确评估范围,完善评估流程,科学精准评估包括非经济性政策在内的政策影响,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二是全面稳慎评估政策效应,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全面精准分析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切实防范“合成谬误”。三是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抓好政策出台窗口期。切实强化预期管理,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合理设置政策过渡期。加强政策实施过程中潜在风险的分析研判,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促进政策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我们将持续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袁达说。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扩内需是2024年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今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有以下工作重点:
一方面,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下大力气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愿。一是促进居民多渠道增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二是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提高商品和服务消费质量。持续推动开展家用电器、儿童用品等产品质量分级,加强文旅、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领域标准研制,改善消费软环境,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另一方面,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综合效益。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今年将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与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的支持力度。二是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全面梳理适宜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解决制约民间投资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三是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落实落细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四是持续加强投资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强项目资金、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审批手续,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
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将加快优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提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有关负责同志还介绍了今年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些重点工作。
为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不断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不断健全民营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健全完善多层次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
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做好“引进来”“走出去”两方面重点工作。
“引进来”方面,将坚持从出台政策、优化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一是抓紧出台政策,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二是加快项目落地,前6批40个重大外资项目完成投资730亿美元,其中23个项目全面或部分投产,第七批1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50亿美元,涉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化工等多个领域。三是持续优化服务,将统筹协调解决项目落地涉及国家层面的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问题,搭建跨国公司和地方投资对接平台,完善外资企业直接联系机制,及时回应关切、解决诉求、提供服务。
“走出去”方面,将深化“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民生项目合作,指导企业持续打造优质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刘苏社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9日 02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