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6:31:58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昆明2月19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刘振牵头的课题组发现一种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图为大足鼠耳蝠。刘奇 摄蝙蝠是哺乳动物中适应性演化最成功的类群之一。目前,全球共发现蝙蝠1400多种,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类的第二大目。与其它大部分哺乳动物相比,蝙蝠演化出了多种独特的适应性表型,包括飞行、回声定位、抗病毒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蝙蝠物种的寿命都比相同体型哺乳动物的寿命更长,这引发了人们对蝙蝠能够抵抗癌症的猜测,因为许多长寿哺乳动物都表现出具有天然抗肿瘤的能力,例如裸鼹鼠、盲鼹鼠等。
为了验证上述假说,研究团队将致癌基因HRAS和SV40LT分别插入到7种不同蝙蝠物种的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先进行体外培养,再移植到小鼠体内培养。结果发现,在这些蝙蝠中只有大足鼠耳蝠的成纤维细胞没有出现恶性增殖的现象,提示大足鼠耳蝠演化出了抗癌能力。
研究团队还基于分子演化理论,整合分析转录组、基因组和ATAC-seq等数据,并结合功能实验,揭示了大足鼠耳蝠在COPS5基因上游丢失了一个低氧诱导转录因子HIF1A的结合位点,导致COPS5表达下调,进而使大足鼠耳蝠产生了抗癌能力。
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的资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华绒、马苑硕和杨陆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振为论文通讯作者。(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