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听障青年用巧手让破碎的文物重焕新生

发布时间:2024-11-21 13:32:57 来源: sp20241121

   中新网 上海5月18日电 题:“90后”听障青年用巧手让破碎的文物重焕新生

  作者 谢梦圆

  这是一只圆口、上大下小并刻有菱形纹样的器物,它来自遥远的良渚时期,被命名为“良渚文化菱形纹陶大口尊”。破损了十几片是这件陶器最初的模样,虽然经过了简单修复,但器身仍有一些裂缝,且器物表面含有大量污染物。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展览,需要对它进行重新保护修复。

  承担这一任务的文物修复师名叫岑岭,是一名“90后”听障小伙,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专业,2021年进入上海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团队成员。经他修复的“良渚文化菱形纹陶大口尊”未来将在上海博物馆东馆进行展陈。

工作中的岑岭。(上海市残联融媒体编辑部供图)

  襁褓中的岑岭由于高烧使用药物导致过敏,半岁左右时被家人发现听力有问题。后经鉴定为重度听力受损,定为听障一级,他是戴着双耳助听器长大的。

  但家人坚持以健全人的标准养育教导岑岭,带着他辗转求医康复训练。值得骄傲的是,从小学到大学,岑岭的学业全部在普通学校完成,“别人花一分钟学会,我可能会花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学会。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回到家里还要继续学习、复习到很晚。”

  他的爱好很广泛,但最上心的是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打卡,在这里他似乎能与远古天地沟通。高考时岑岭选择了文物修复专业,是爱好,更因为他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和故事,“它们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记忆。在修复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历史痕迹,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毕业后他先在位于上海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工作,业余时间就多多“接活”练手,修复破损的陶瓷器,并把修复过程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档案。他修复的第一件作品是姨妈家的碎花瓶。谁都没想到,花瓶复原如初,碎损之处几乎“无迹可寻”。

  在家人眼里,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工作很好,工作环境好、离家近,收入也不错。然而,在岑岭眼里,“上博”才是真正的“国家队”。为此,他一直在作努力,连续报考了三次,最终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成功跻身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成为非遗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团队的成员。

  换上白大褂,平心静气地坐在桌前,岑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左手小心地扶着这只大口尊,右手拿着笔刷,轻轻拂扫着表面的粉尘。时而停下手,凝神打量拼接的纹路走向,还不时用手指在陶罐表面摩挲。

  文物修复枯燥而精细。静心,是他工作时的状态。对着一件文物,他可以安静坐上一整天,细细琢磨着如何把手头的活干好。

  一件残破的陶瓷要恢复如初,要经过清洗、拼对、粘接、补缺、打磨、全色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岑岭说:“在上博,这些步骤要求做到‘差处不可容一毫’的极致地步。”正是这些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体现了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最为突出的技术特点,让岑岭心之神往。

  “修复师是杂家,历史、美学、书法、绘画、物理、化学都要学。”岑岭深有感触。为了便于学习新知识,他广泛涉猎相关领域,每接手一件工作,先要查阅大量资料,做足功课。“师傅叮嘱我要做知识型人才,不要满足于简单的修修补补。”

  岑岭认为,文物修复学无止境,未来自己会继续努力提高技艺,传承古老文化、发扬工匠精神。“等我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尽可能参加残疾人的公益活动,让残疾人了解到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意义,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倡导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去帮助更多残疾人,回报社会。”(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