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共话发展合作 “2023·中德人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29 22:54:38 来源: sp20241229

   中新社 北京10月31日电 (曾玥)2023·中德人权发展论坛10月31日在北京举办。中德两国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发展合作与人权保障”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在致辞中表示,中德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责任。他强调,中德两国在国际发展合作方面有着许多共识,并积极开展务实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大有益处。他认为,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应坚持人民至上,造福广大民众,坚持胸怀天下,缩小南北差距,坚持国际法治,维护多边主义。此次论坛以“国际发展合作与人权保障”为主题,交流中德两国的做法和经验,极具现实意义。

  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赛巧在致辞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尽管德中之间存在制度差异,但两国在开展合作方面肩负重要责任。本次论坛就人权的概念、发展范式、具体实践展开交流,有助于梳理两国的共同利益,扩大发展合作的基础。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原校长付子堂在论坛发言时说,“完善全球人权治理,需要汇聚各方力量,致力于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是论坛期间多位中德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提到的高频词汇。

  德国司法部前部长格梅林表示,德中两国的人权观存在差异,但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跨越差异,并在“存异”的情况下“求同”合作非常重要。“德中两国应该互学互鉴,这不是一条单行线。”

  “在发展人权的道路上求同存异,这是知易行难的事情。”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翊以亲身经历为例指出,面对当前地缘冲突上升、大国竞争加剧、南北合作放缓、发展鸿沟拉大、发展议程偏移等全球性问题,国际人权事业发展面临挑战,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人权赤字进一步突显,保障全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更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提供新平台、注入新动能、开创新局面,对全球发展和人权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德人权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