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3:07:26 来源: sp20241125
工人在精心制作古筝。 兰考县堌阳镇政府供图
徐亚冲在调试古琴。 本报记者 王 者摄
兰考音乐小镇一角。 兰考县堌阳镇政府供图
核心阅读
昔日盐碱地,今朝琴声扬。在河南省兰考县,早年用来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在生态环境变好后,成了制作民族乐器的好材料。现在,以泡桐为原材料的民族乐器加工行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兰考被授予“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称号。
泡桐树怎样奏响致富乐章?记者深入兰考县堌阳镇,探究当地民族乐器产业的发展之路。
漫步兰考,泡桐成林,琴声悠扬。
50多年前的河南兰考,常年风沙肆虐,防风治沙是头等大事。岁月变迁,当年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如今化作一件件美妙的乐器,为兰考美好生活奏响华丽乐章。
近日,记者走进兰考县堌阳镇,实地探访音乐小镇的岁月变迁。
从家具到乐器——
一个木匠的大胆尝试
堌阳镇位于黄河南岸,常年受风沙侵扰,风起沙飞,遮天蔽日,“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劳动半年糠”的谚语在当地口口相传。
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种植泡桐树,治理风沙、改善环境。堌阳镇的干部群众纷纷响应,镇上的风沙得到根治。
上世纪70年代初,兰考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泡桐也渐渐完成了历史使命。堌阳镇范场村有技能的村民开始以泡桐为原料从事木材加工,制作风箱等家具出售,木匠代士永也是其中一员。
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兰考泡桐,制作成板材后纹路清晰,适合做乐器的面板。70年代末,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师傅到堌阳镇考察泡桐的材质,代士永抓住机会,带着他们参观自己的泡桐木材加工厂,成功达成合作协议。从那以后,泡桐原料源源不断从范场村运往上海,成为制作音板的原料。
合作时间久了,代士永有了新想法:“为何我们不直接将泡桐加工制成音板销往上海?”
“想法是好,但是咱村里的手艺人没技术。”不少村民质疑。
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代士永风尘仆仆跑到上海,叩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大门。被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真诚所打动,张连根师傅来到堌阳镇,向村民们教授利用泡桐原木制作专业音板的技巧。
从选材、开料、选料教起,张连根讲得细致,村民们学得认真。在张师傅手把手教导下,不到半个月时间,村民们就掌握了制作音板的技法。
自此之后,从堌阳镇产出的音板源源不断运往上海,村民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伴随音板的销量不断扩大,代士永又萌生了生产乐器的想法:“乐器附加值高,利润回报大,村民的收入还能提高。”
代士永又一次来到上海,这一次,他又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徐庭东与张连根师傅一起邀请到堌阳镇。在他们的传授下,村民们开始学习制作琵琶、古筝等乐器。
1988年,代士永创办了河南兰考堌阳镇福利乐器厂。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制作的古筝、琵琶便得到了市场认可。堌阳镇范场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学习用泡桐制作民族乐器,一个个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堌阳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小镇,截至目前,堌阳镇共有民族乐器生产企业187家,全镇年产各类民族乐器70万件,产值达18亿元。
从制琴到懂琴——
一颗匠心的几代传承
黄昏时分,步入范场村,路途平坦,窗明几净,村庄道路旁悬挂着各式乐器元素的装饰品。寻声徐步,走入一间小院,悠扬的古琴声在空中回荡,余音松沉旷远,仿佛清风拂面。
小院深处,徐亚冲端坐古琴前,手指轻挑银弦。
今年30多岁的徐亚冲,是土生土长的范场村人。上世纪90年代,范场村家家户户学做乐器,徐亚冲的父亲也在村里创办作坊,制作古琴、古筝、琵琶等乐器。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开始学做琴。
众多乐器中,徐亚冲对古琴情有独钟。制琴,更要懂琴。做琴间隙,他从简单的音律学起,向琴坊的老师学习如何弹奏古琴。
不多时,曲罢,记者跟随徐亚冲步入后院。
徐亚冲将一块音板放于桌面,手握锉刀在凹凸的木纹间来回游走,为古琴挖制槽腹。槽腹结构决定古琴音色,对古琴音量、音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徐亚冲眼睛紧盯槽腹,一丝不苟,耐心挖制。
一把古琴,200多道工序,纷繁复杂,选材、削面、挖腹、合琴、上灰……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相比于年产几千台的流水线,徐亚冲一年只能做十几张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他制作的古琴音色与品质上乘,许多音乐演奏家纷纷慕名来求购。如今,他制作的琴能卖到上万元以上。
“民族乐器的制作在于技艺,技艺要靠传承。”如今,徐亚冲也收了几名徒弟,希望这份做琴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从作坊到产业——
一个富民的产业集群
“今年订单量大,海外订单增长明显。”早上9点刚过,堌阳镇音乐小镇商业街上熙熙攘攘,逐渐忙碌起来。来到商业街中段,步入焦桐乐器门店,负责人冯磊电话不断,正忙着接洽订单。
店内,古筝、琵琶等各式乐器整齐摆放,不时有外地客商走入店内,拨动展区内的乐器琴弦,听音色、看品相。“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集群的品牌打得响亮,今天特意来考察产品。”来自天津的孙嘉怡打算在当地开一家琴行,专程来堌阳镇挑选产品。
集群效应,让堌阳镇的乐器生产企业逐步走上了专业化、精细化、产业化的道路。然而,产业化的转型也非一蹴而就。
进入90年代,范场村的乐器产量越来越多,但单一的销路难以消化产量的增长,许多乐器生产者纷纷从范场村走出,来到镇上集资兴办工厂。
2007年,兰考县政府牵头成立兰考乐器行业协会,范场村走出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带动全县企业积极参与,协会制定章程、规范行业行为、协调企业生产,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如今,范场村内,依然保留大量传统的乐器生产工作作坊,各式工作室特色鲜明,像徐亚冲这样的匠人依然坚守于此,传承传统技艺,走高端化手工定制路线;镇上的产业园内,机器轰鸣,现代化的乐器生产流水线忙碌不停,一台台乐器从这里批量产出,销往海内外各地。
2019年,兰考县投资20亿元,在堌阳镇建造占地面积321公顷的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园区,壮大民族乐器产业集群。16座标准化厂房错落有致,10余家企业入驻厂房,涵盖乐器制作、电商、物流、配件加工等功能。
兰考焦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将自己的生产车间搬到了产业园内。“在门面签订的订单可以马上在园区转入生产。”厂房距离音乐小镇商业街只有5分钟的路程,冯磊直言,“前店后厂”模式极大提高了生产销售衔接的效率。
步入焦桐乐器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赶制一批古筝订单。工人周金伟将古筝的侧板与面板仔细粘黏,将其放入高频压膜机中,不到一分钟,古筝的模坯便做好下线,进入下一个工艺环节。
从小跟随父亲学做琴的周金伟2018年来到厂里工作。“工作就在家门口,一个月能挣6000多块钱。”周金伟直言,产业集群为当地年轻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在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直接带动近1万人就业,行业从业人员达1.8万余人,一棵泡桐打造成了富民大产业。
从工业到文化——
一体融合的音乐小镇
在堌阳镇,民族乐器元素、民族乐器符号、民族乐器字样随处可见。下高速口,车行不到10公里,便来到位于音乐小镇中央的中国民族乐器博览馆。
一曲空灵婉转、清丽细腻的《夕阳箫鼓》旋律从博览馆中厅传出。在这里,一排箜篌整齐排列,中央音乐学院的崔君芝教授正在为来自各地的箜篌爱好者授课。在音乐小镇,每天都有各式民族乐器培训班举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慕名前来,小镇民乐氛围浓厚。
民族乐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硬实力,音乐小镇软实力如何提升?
兰考县提出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将堌阳镇打造为国内独具特色的民乐文化集聚地,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思路融合发展,延伸出培训、研学、演艺等产业形态。2021年,兰考县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成立民族乐器发展研究院,旨在培养一批民族乐器制作、演艺专业技术人才和民乐教师,进一步推进兰考文艺事业发展。
产业兴,人才聚。不仅仅是音乐爱好者,在音乐小镇,从业商家也有参与培训的机会。
去年,堌阳镇启动“筝乐育苗”志愿服务项目,在音乐小镇商业街上组织举办民族乐器公益培训活动,培训对象为音乐小镇的商户,每家商户可选派一人免费学习。3个月的时间里,对乐器演奏零基础的商户们渐渐掌握了众多古筝演奏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演奏表演类曲目。
近年来,兰考县以音乐小镇为培训基地,开展各类乐器演奏培训班,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和系列人才培养活动,全县现有民族乐器专业人才达1400人。
“同学们快看,这是21弦古筝,是60年代的古筝主流形制。”穿过博览馆中厅,来到博览馆内,漯河市召陵区实验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前来参观研学,了解兰考依靠泡桐脱贫致富的历程。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边走边看,认识民族乐器,感受细腻精湛的传统工艺。
“来到音乐小镇研学、旅游的人特别多,民族乐器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讲解员胡思颖介绍,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接待几十个团队前来参观,“大家对了解民族乐器、学习民族乐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据介绍,2016年兰考县兴建的中国民族乐器博览馆,展馆建筑面积超过3800平方米,共收纳有各类古今中外乐器200余件,年吸引游客参观超5万人次。以兰考红色文旅产业为依托,范场村倾力打造民族乐器村,目前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2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