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6:17:10 来源: sp20250108
大图:代表建议承办单位向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送交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 本报记者 张 璁摄 小图: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正在阅读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 本报记者 张 璁摄
“对于我们盲人群体来说,这是一份‘摸得着’的民主!”指尖抚过纸面上凸起的盲文,王永澄代表不禁感慨。
近日,在福建残联,身为盲人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收到了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铁集团、中国残联4家代表建议承办单位,专程派人当面送交的4份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
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深入调研,他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多件建议。代表建议办理必须做到件件有回复,可这些答复如何让王永澄“看得见”?于是,全国人大首次制作的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就此诞生。
1985年,19岁的王永澄因一次意外事故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迷茫失落,但最终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学习、从事盲人按摩,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造福社会之路。1996年他开始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后来又创立福建省海峡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免费培养盲人按摩师6000多人,就业率达到98%,带动更多盲人走上脱贫和自立之路。
今年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王永澄,在履职中对盲人群体的现实需要,有着比其他人更加真切的认识和感受。
“我们看不见,就让更多人看见我们!”王永澄举例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提出的建议中就有一件《关于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的建议》,呼吁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
当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立法工作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推进过程中。今年5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福建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调研期间,进一步听取了王永澄的意见。根据王永澄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草案三次审议稿增加规定:“国家鼓励教材编写、出版单位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实际,编写、出版盲文版、低视力版教学用书,满足盲人和其他有视力障碍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审议草案中,当知道自己的建议被采纳时,心情格外激动。”王永澄说。今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审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议程,而王永澄也受邀列席会议。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王永澄的建议正式被吸纳写入法律。
如今随着法律的落地落实,13种大字版教材已在2023年秋季学期推出。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为低视力学生随班就读提供更多便利。
“让一件件建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生动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同志表示,代表工委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统筹,完善代表建议交办协调机制、办理全过程沟通机制、重点督办机制,建立代表建议答复承诺事项跟踪落实机制,推动各承办单位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建议。
办理注重“全过程”“实打实”沟通——在交办代表建议时,就明确要求各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沟通。今年6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国残联等部门与王永澄面对面座谈交流,耐心细致沟通协商,共同研究建议办理工作。
调研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为推动解决视力残障人士的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工委于今年8月,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医保局等4家单位共赴福州,与王永澄面对面深入交流,与代表一起到盲人按摩中心共同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提出建议8314件,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同志表示,204家承办单位把办理代表建议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本部门的中心工作、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代表提出的有价值、高质量建议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在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版式设计:汪哲平 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30日 1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