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56:13 来源: sp20241205
图①: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检查脉冲电源。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图②: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图③: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驶出高新大道站。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图④: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无人自动驾驶车在街头行驶。 李 岿摄(人民视觉)
武汉,一直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勇立于时代潮头。进入新时代以来,武汉更是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突破一项又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了一个又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武汉市的企业、车间、工厂、示范区,实地了解武汉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布局情况。
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走进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隔着玻璃看,标准生产线上的机器正开足马力,全力运行。生产线外的展示台上,摆放着公司最新研制的各类新产品。
“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1.6T高速光模块,主要用在各类数据中心,用于解决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问题。”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宣泽拿着一个约有两支圆珠笔大小的器件对记者解释,这样的高速光模块,光迅科技可日产10万余块,且核心技术均为自主可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对企业而言,创新是持久发展的核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也唯有创新才能行稳致远。
专注光通信领域40余年,武汉光迅科技依靠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领衔制定中国主导制定的有源光器件IEC国际标准;让单端传感长度达到208千米,刷新了分布式光纤传感距离纪录;自主研发的创新光纤传感OPU感应装置,成功监测到地震信号……“我们坚持全产业链研发创新,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的垂直整合能力,为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头部通信设备商、运营商提供服务。”黄宣泽说,现在公司每年仍然会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
光迅科技所在的武汉东湖高新区,被誉为“中国光谷”,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22年,以东湖高新区为代表,武汉市光电子信息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参与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从受制于人到引领创新,光迅科技的发展,正是万千武汉科技企业发展的缩影。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武汉已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专项20项,支持资金超过4亿元,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材料、工艺和部件的国产自主可控。
2022年4月,《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22—2035年)》获批复,武汉成为列入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创中心。“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连续两年全市新春第一会都是科创中心建设推进会。”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军介绍,在《2022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武汉名列前茅。
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企业订单还比较少,7月开始,订单爆发式增长,车间现在每天都两班倒,机器24小时开机运转。”在机器轰鸣的巨大厂房里,东实(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涛高兴地说。
该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为东风、比亚迪、小鹏等汽车厂商供应汽车车身结构件、前后防撞梁、动力电池盒等产品。“我们的技术优势在于‘轻量化’和‘高强度’,既能服务燃油汽车,又能供应新能源汽车,受到了汽车头部企业的青睐。”
要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就要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位于武汉东西湖区的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里,机器臂不停工作,运输机器人来往穿梭;有的车间甚至变成了黑灯工厂,从物料进入到产品输出,全程靠万物互联的设备操作,一幅科幻电影一般的现实场景展现在记者眼前。
今年3月,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运行,一期项目年产空调达600万套。基地打造了全球首条无尘新风空调的专用生产线,关键部件实现了无尘化生产。通过工业互联、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这里建设了黑灯工厂及先进实验室16个、数字化智能生产线8条。基于绿色低碳理念,园区还通过光伏全覆盖、海绵城市智能水循环、废气智能处理,实现了“零废工厂”的目标。
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武汉相继制定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一方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
“我们加快在传统制造业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已打造制造业数字化产线101条、示范智能工厂102家、标杆智能工厂10家、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武汉市经信局一级调研员宗道林介绍,去年,武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1909.2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1%。
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培育形成新产业
秋雨淅淅沥沥,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展厅内却一片火热,许多冒雨前来参观的学生驻足在一块展示屏幕前,满脸惊喜地与眼前的人工智能——“紫东·太初”交流。“这是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它现在能吟诗作对、绘画写歌、编写新闻,并且训练越多,它会的也越多。”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家俊介绍。
“紫东·太初”最早发布于2021年9月,如今已是2.0版本。“‘紫东·太初’将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短视频内容审核、法律咨询、交通违规图像研读等领域开展引领性、示范性应用。”张家俊说。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他们未来要打造面向千行百业的公共智能服务平台、行业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发展平台。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武汉也提前谋划,不断加快推进布局前沿技术、培育未来产业。
在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工作人员徒手将连接电路的插线板和灯泡放入“水”中,不论如何晃动,工作人员和插线板都安然无恙,灯泡也一直亮着。“这些‘水’是电子氟化液,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电气绝缘性能、热传导性和独特的低表面张力,适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灭火、大数据中心冷却及尖端产业、电子流体清洗等。”该材料的发明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曹元成介绍,今年9月6日,他们新一代千吨级电子氟化液项目在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正式“点火”,即将开始中试生产。
中试,是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被视为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有助于培育形成新产业。2023年,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已有金属增材制造粉末设计制备及产业化项目、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高端电子氟化液、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万瓦级激光加工头等5条中试产线点火、试生产。
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武汉全力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目前已建成的291家中试平台有5万台中试设备,建成中试场地503万平方米,开展中试服务近30万次,服务收入近百亿元。
“我们要增强新兴产业牵引力,将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构建特色新兴产业生态圈。”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8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