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1:51:43 来源: sp20250101
2023年春天,我站在距离余姚河姆渡遗址群的井头山考古发掘现场,在地下10米的探坑里,看到嵌在淤泥中的骨器、木器、陶器,就好像远古的先人昨天还生活在这里,今天他们才刚刚离去。在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因为跨越了七八千年,我们的祖先并未走远,他们一直都在。他们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有基因和血脉,更有生命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还有那一件件器物背后鲜活的生活场景,以及始终守护我们后代子孙的那份温情。
在纪念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翻译制作中心联合宁波广电集团、余姚市委宣传部,共同制作推出一体化融合创新项目《情系河姆渡》,以多样态、多平台、多渠道的覆盖和推广,全方位展现河姆渡文化及考古工作对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贡献。
从中学课本中,我们知道了河姆渡,但是对这些厚重的考古成果和背后鲜活的故事知之甚少。1973年夏天,在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初露真容,它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实证了中国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而之后在其附近的田螺山遗址和井头山遗址,不断有新的发现,包括世界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稻作遗存、最早的漆器……河姆渡遗址让我们看到了7000多年前古代先民们的生活方式,而井头山的考古成果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中国的海洋文化源头,那成堆的贝壳、淤泥中的船桨,令人仿佛置身在中国早期的海洋文化馆。
考古工作探寻着中华民族的来路,考古人也是给民族书写历史的人。我们相信这样的故事能增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主创团队几赴浙江余姚采风策划、创作拍摄,以声音和影像勾画远古江南的山海意境,讲述考古人的艰辛和执着,以期让课本里的河姆渡文化活起来,引领更多的人认识到探源中华文明的重大历史价值。
以广播剧和网络微短剧等多种文艺形态,对同一题材进行创作和传播比较少见,这也是让河姆渡这个文化IP占领多种传播端口的一次有益尝试。项目以广播连续剧《情系河姆渡》,包括三集中文版、一集英文版,以及四集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为原创主产品,并衍生制作了三集精编剧情视频、两条三维声技术音频、系列文化创意短视频等多元化融合创新产品。
广播剧《情系河姆渡》创作者辗转于当地遗址、博物馆,与扎根余姚几十年的考古工作者深入交流调研。以“考古情”为主线,用清晰的故事线索、引人入胜的人物对话、沉浸式的音乐音效,生动展现几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进一步放大广播剧的穿越亮点,骨哨声引领的悬念、单耳木碗暗喻的连接、远古风情的奇妙、结尾处惊鸿一瞥的回眸,那一声穿越千年的“你是柳”令无数人心动,精心打磨的视觉文艺风引人入胜、韵味悠长。微短剧这一艺术形态更直观地强化网络用户的文化认同。四集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以主旋律、小体量,讲述的还是冷门的考古故事,在央视频十天播放量400万人次,全网总播放量将近1600万人次。
《情系河姆渡》项目围绕广播剧、微短剧打造的一系列融合创新产品,让我们看到视听节目、融媒体产品突破潜在受众圈层传播的有益探索。如河姆渡遗址考古专家、余姚文旅局工作人员、剧集主创人员都化身为“揭秘人”,制作介绍河姆渡文化的科普短片,带领网络用户走进剧作的台前幕后,全方位揭秘创作过程。同时,联合“中国短视频大会”优秀短视频创作者,推出“揭秘河姆渡”系列文化创意短视频,结合动画、特效、剧情等多元创作手法,从干栏式建筑、骨哨、海鲜烧烤等趣味性角度切入,展现远古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关联。我们致力于深化与网络用户的情感链接,打造立体化的融合传播格局。
广播剧、微短剧的热播开阔了媒体融合的范畴和视野,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媒体机构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体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内涵。
在广播剧、微短剧、系列短视频之外,“河姆渡”这个文化因子,因其具有的话题性、情感性、价值性而建构起新的话语空间。评论区网友的互动留言俨然就是一个“河姆渡文化社群”,有讨论建筑的,有讨论语言的,有讨论历史的,还有讨论家乡风情的。来自远古的文化因子让历史与现实流动起来。
文化是一方水土上的美丽名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书画、一首首歌谣、一缕缕烟火、一张张笑脸等都是其中跃动的因子,富有深厚而绵长的生命力。希望有越来越多富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文化故事,通过优秀文艺作品样式,通过创新性的融合传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阚平,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翻译制作中心副主任)
(责编:罗知之、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