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1:40:20 来源: sp20250104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加拿大Seaspan公司,在上海签订6艘自主研发的13600TEU(标准箱)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该公司今年承接的第3批共计15艘大型集装箱船订单,且首次以人民币结算。
以人民币结算有什么特殊?
“这批订单采用人民币结算,是迄今为数不多由国外船东以这一新支付方式直接与中国船企签下的造船大单。”沪东中华有关负责人表示,“采用人民币结算也有助于我们减少汇兑风险,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更有利于船东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以人民币结算的大型造船订单的签成,也体现了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收付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不断提高。2023年,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例为24.8%,2024年1—8月,该比例升至26.5%。
此外,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取得了新进展。报告显示,今年前8个月,主要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合计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目前,中国已上市原油、铁矿石等24个国际化期货和期权产品,引入境外交易者,为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定价基准。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提速,越来越多区域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作为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于今年7月占比达4.74%,由此带来更多的人民币融资需求。”渣打集团中国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全球主管吴雅思说。
吴雅思认为,随着全球新兴经济体崛起,减少美元依赖的货币多极化可能成为长期趋势,这背后是全球经济力量的重新分配。多极化货币体系有助于降低单一货币带来的风险,增强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绿色、高附加值、独家技术,也成为中国造船业前三季度的新亮点。
这次签下的订单船型就是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又一款绿色环保型集装箱船。总长约336米,型宽51米,型深30.2米,最大装箱量14132TEU(标准箱),并提供2000个冷藏箱位。设计上采用最新理念,装备脱硫塔和节能装置,可满足船东后续绿色燃料改装需求,保证低能耗、高航速与绿色环保性能。这些特性使其完全符合最严格的国际环保法规,为客户提供高效且经济的海上运输解决方案。该系列船计划于2026年至2028年间陆续完工交付。
“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特别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航运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一目标的明确,将对船舶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与要求。新兴的绿色低碳零碳技术,如碳捕集技术、LNG与零碳燃料混烧技术、氨燃料与氢燃料动力技术等,都将会成为未来船型技术应用的主流。”沪东中华有关负责人说,“沪东中华已累计承接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突破百艘,位居全球各大船厂前列。这不仅展现了公司在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雄厚的研发实力、卓越的制造品质和良好的市场美誉度,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船舶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和‘领跑者’地位。现在,我们的订单全部为绿色环保和高附加值船型,部分生产条线的计划已排至2030年之后。”
谈合作、签订单,中国造船业好消息不断。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截至9月底,中国造船厂手持订单量为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