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好老师

发布时间:2024-11-24 01:06:03 来源: sp20241124

  在成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的第20个年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池瑞楠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最近,他入选了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职教“三名”计划)。池瑞楠坦言:“这对我和团队是个巨大的鼓舞!”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宣布启动实施职教“三名”计划,旨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造就一批新时代职业教育大先生及教育家型校长。计划明确,从2023年起,每年遴选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高等职业院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在职在岗骨干教师或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大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集中培养。10月,首批名单公布,共有210名全国各高职院校的名师、名匠,以及50名中职学校校长入选。

  职教“三名”计划的实施意义何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哪些难题?职教“三名”计划将如何助力难题破解?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首批入选的名师、名校长。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是关键。”河北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张剑锋表示,“一所职业学校的硬件、设备、环境再好,也无法让学生仅靠自己就掌握技能。学生品德心性、生活习惯、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等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而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缺不了爱教育、懂教育、懂管理的校长。因此,教育部实施职教‘三名’计划,致力于培养更多好老师和好校长,这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教22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陈静对职业教育意义的理解越来越深。日常生活中,她常常在地铁站、汽车4S店、科技市场等场所,碰到毕业工作的学生,其中很多已经成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管理层。“那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很多技术技能人才都是我们职业院校培养的!”陈静的言语中透露出自豪。

  对职业院校学生而言,遇到好老师,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李登远,是济南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总监,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他都不忘给老师陈静发去祝福短信。“想当年,我是亲戚朋友眼中的‘坏孩子’,学习全靠糊弄。”但陈静却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劝说他和另外两名同学报名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组的比赛。“一开始,我们没抱太大信心。可陈老师鼓励我们,还陪我们熬夜训练。最后,我们获得了全国二等奖。我也因此找到了人生目标——做一名软件工程师。”

  “看着一名名学子的成长,我深感职教教师的使命之重。只要教师真心关爱学生,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他们就可以拥有精彩人生。”陈静感慨。

  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尚有短板

  有10年建筑设计院工作经验的夏玲涛,如今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专业负责人。她观察到,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的青年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上岗任教,缺少业界职业经历和相应的技术技能。“这样去给学生上课,心里是没底的。”

  “以我所在的土木建筑类专业为例,因为行业规范更新很快,我们的教材三年就必须更新一轮。上课时,也要根据行业规范随时补充最新教学资源。”夏玲涛表示,如果教师缺少行业经验和技术技能,就很难第一时间掌握这些重要信息,并把它们教给学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颜志明深有同感。他举例,在技术研发方面,职业院校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但很多青年教师延续了读书期间的学术型研究思路;又如,农林方向的职业学校要求老师农学结合、进行项目化教学,这对没有实操经验的新老师来说很有难度。

  有从业经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情况又如何?张剑锋指出,很多地区的职业学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企业的待遇比职教老师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要吸引技术好、理论水平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有一定困难。”

  “目前职业院校老师单兵作战比较多,团队意识有待加强。”池瑞楠认为。对此,夏玲涛表示赞同:“通过传统‘一对一’‘老带新’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还远远不够。只有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老师相互帮助、彼此配合,才能共同成长,成为复合型人才。”

  从企业离职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池瑞楠,特别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中校企融合的情况。他认为,现在职业院校校企融合的程度远远不够。“比如,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有些企业并不支持。学校给兼职教师的报酬不高,很难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一线工程师。不少学校由于专任教师紧缺,没能统一安排脱岗实践,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制度支撑。”

  职教“三名”计划如何助力师资优化

  随着职教“三名”计划出台,大家开始思考,职业教育的大先生和教育家型校长,该是什么样?

  “职业教育的大先生,我认为有几方面标准。首先,师德师风方面,要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情怀。”池瑞楠表示,“其次,专业实践能力方面,要熟悉产业技术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了解行业企业一线岗位需求。最后,在教育教学方面要不断精进提升,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大国工匠。”

  如何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张剑锋表示,首先,要深刻理解职教政策,准确把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对职业学校办学方向有清晰定位和明确规划。其次,要懂得用文化来引领学校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塑造引领师生行为。最后,必须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与推动目标实现的执行力。

  根据职教“三名”计划要求,入选对象要通过搭建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立推荐、培养、管理、使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带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对此,夏玲涛充满期待。“我曾遇到许多对职业教育充满热情、无私奉献的大先生,得到了他们的无私帮助。我要把这种传统发扬下去。”夏玲涛表示,借助职教“三名”计划,在原有的名师工作室基础上,她和团队将进一步探索职教教师成长体系,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采取分类培养的模式。

  作为全国农业领域名师,颜志明有着更宏大的愿景:“建一个‘现代农业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我们团队在内的6个种植类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合作,整合相关的微课、虚拟仿真、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全国所有涉农职业院校师生共享。”

  “相信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会更加壮大、素质更高,能更好助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很有信心!”池瑞楠说。

  (本报记者 唐芊尔)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