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3:32:14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乌鲁木齐12月8日电(史玉江 黄丽梅)一支电烙笔在一个葫芦上轻轻移动,留下一道道棕色的画痕。片刻,一幅构图完整、富有层次感的焦糖色山水画逐渐显现……
潘耀先与葫芦烙画有着不解之缘。刘润瑜摄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的书画室,就如同走进“葫芦仙堡”。各具形态、色彩鲜艳的葫芦映入记者眼帘,有镂空的、彩绘的......小至0.02米、大到近乎1米的葫芦,经潘耀先的妙手成了栩栩如生的手工艺品。
与葫芦烙画结缘40余载,潘耀先那份热爱自始至终未变。刘润瑜摄葫芦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随又兴起。早期的烙画以小件饰品为主,随着年代的更新和历代艺人不断探索创新,现已发展到用电烙笔烙制不同作品。
“这些葫芦是我的宝贝,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它们,什么烦恼都忘了。”83岁的潘耀先如是说。
潘耀先说,看着做好的成品被大家喜爱,他很满足。刘润瑜摄在夫子庙对葫芦烙画“一见钟情”
何以对葫芦烙画情有独钟?这要从潘耀先大学毕业后去夫子庙说起,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我和同学到南京去玩,在夫子庙见到一个老艺人就是用烙铁烙画。那时候不是电烙铁,把铁棍放在火上烧,烧烫了就烙身边的葫芦,这个凉了换另一个铁棍。”自幼喜爱书法、绘画的潘耀先回忆,“那些葫芦烙画精美无比,非常吸引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学会它。”
葫芦烙画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和室内装饰品,彰显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刘润瑜摄1987年,潘耀先从上海到新疆支边,辗转到三十团中学任教。那些年,团场没有专门的画纸,他就画在草稿纸上;没有专门的烙画机器,他就用钢铁代替;没有葫芦,他找来与葫芦材质相当的木板练习。
“当时会这个技艺的人很少,也没有教材学,靠自己捣鼓。”潘耀先白天忙于教学,只能在晚上和节假日学习烙画。
“当时只是觉得葫芦烙画好玩,后来越画越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潘耀先说,这缘于葫芦烙画的无穷魅力。
自家院落种“原料”乐在其中
那时候没有葫芦买,潘耀先就把自家的菜地、院子都用来种葫芦。“‘菜地都种葫芦藤了,家里还吃什么呀?‘家人还为此埋怨我。”
为得到形状满意的葫芦,播种、育苗、搭架,潘耀先都亲力亲为(资料图)。刘润瑜摄为得到形状满意的葫芦,播种、育苗、搭架,潘耀先都亲力亲为,耐心等待葫芦开花结果。“每刮一次风,我心里也跟着紧张,生怕花朵被吹落,影响一年的葫芦数量。”潘耀先告诉记者。
天然生长中的葫芦形态各异,潘耀先还会对一些生长中的葫芦用布条塑形,每个都不浪费。
晚上坐在台灯下,潘耀先盯着葫芦眼都不眨,时间长了眼睛酸痛难忍,他就用热毛巾擦几下,然后继续烙。“那时候脑子全是葫芦,有时半夜突然来了灵感就起来拿着葫芦画。”
葫芦音似“福禄”,寓意吉祥美好(资料图)。刘润瑜摄“亲朋好友特别喜欢我的作品,这给了我很大信心。”潘耀先说,他决定退休后一心一意钻研葫芦烙画艺术。
记者注意到,潘耀先的手上有许多伤疤,指尖有一层厚厚的老茧。由于长期坐着,老人的腿脚逐步在僵化。“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艺术的殿堂里实现了自我价值。”
潘耀先称,天然形态的葫芦经过去皮、选材、构思、起稿、烙画等工序,才能得到一个艺术成品。“其中也有不少被雕刻坏的残次品,每年自产的几十个葫芦中只有10来个最终成艺术品。”
“烙画讲究‘细致入微’,铅笔勾出轮廓,电烙铁再游笔烫烙。”潘耀先介绍,尖头,勾画粗细不一的线条;扁片,用以渲染不同的底色。所有的呈现,全凭手中一股巧劲,这门技艺还要有一定的书法绘画基础。
退休后绘就“葫芦大家族”
从1987年起,潘耀先创作的葫芦艺术作品有300余件。刘润瑜摄退休后,潘耀先每日把自己关在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潜心创作,钻研技巧。他笑称,制作葫芦烙画能让自己心态平和。
“小葫芦追求巧劲,大葫芦则追求整体。每一笔勾勒回转,每一笔起承转合,都是创作中的难题。”潘耀先通过几十年的练习,何时展现豪放,何时体现婉约,已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潘耀先为喜爱烙画艺术的孩子们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制作经验。刘润瑜摄如今,潘耀先还在该团免费开班授课,为喜爱烙画艺术的孩子们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制作经验。“我岁数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画几年,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比收费更有意义。”面对质疑声,老人对记者说。
“学习烙画不仅能体验传统艺术创作的乐趣,还能真切感受非遗之美。而且,兵团历史底蕴厚重,与烙画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灵魂碰撞。”潘耀先说。
从1987年起,潘耀先创作的葫芦艺术作品有300余件。他的葫芦烙画还被列入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与葫芦烙画结缘40余载,潘耀先那份热爱自始至终未变。近几年,他还钻研葫芦雕刻、彩绘等新的创作技艺,让他的“葫芦大家族”丰富多彩。(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