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1:36:29 来源: sp20250111
说起去过哪些博物馆,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的杨舟如数家珍,“今年我去了甘肃,游览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因为在北京读书,我还去过故宫博物院、中国地质博物馆等。我是江苏人,之前去过多次苏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去过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等。”
如今,“博物馆热”成为一种现象,包括杨舟在内的一些大学生,也越来越热衷于参观博物馆。大学生为什么会被博物馆和文物吸引?他们眼中的博物馆是怎样的?他们会如何推广博物馆?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关于参观博物馆体验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有效问卷7227份。调查结果显示,近95%的受访大学生去过博物馆参观,近80%的受访大学生喜爱观看与博物馆相关的长短视频。
参观博物馆不只是为了“打卡”
辽宁工业大学的赵雯淇有个习惯,每参观完一家博物馆,都要买一枚纪念币,还会随身携带笔记本用来盖纪念章。“我在天津博物馆盖了一本子的章!”她说。
但赵雯淇并非流于形式的“打卡一族”。她是河南周口人,因为有家人是博物馆工作者,所以她是周口市博物馆的常客,也去过河南博物院、开封博物馆等。来到辽宁读书后,赵雯淇专门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去博物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历史文化,比如去这些红色主题的博物馆,让书本里的历史‘活’起来了。”赵雯淇说,“我身边有很多喜欢逛博物馆的朋友,大家出游会不约而同地把博物馆列入游览目的地。且不少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对大学生很友好。”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88.2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参观博物馆可以增长知识、增强文化自信,72.20%认为可以提高思维、审美、创造能力。
就读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林书雄也是个“博物馆迷”,他很关注博物馆本身的设计和藏品。他回忆道:“深圳博物馆里的胶囊电梯,看起来很酷,就像这座城市一样,充满未来感。”令林书雄印象最深刻的藏品,是位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南海文化博物馆里的海捞瓷。“这些瓷器曾沉在海底千余年,被打捞上来后,瓷器的纹路颜色依然完整清晰,真的很不可思议!”他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参观博物馆时,72.78%的受访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及重点藏品,64.36%关注博物馆所在地的历史文化,61.41%关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古船模型让杨舟印象深刻,“置身其中,可以沉浸式观赏运河四季景象,体验感很好。”她还回忆起自己曾在馆内体验过“运河迷踪”密室逃脱。“想体验‘运河迷踪’一定要提前预约!”杨舟推荐道。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认为,当下,博物馆应突破传统选题,关注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灵疗愈需求。
中国博物馆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观察到,博物馆的青年观众需求非常多元化,他们更追求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不只是看展览或是看文物本身。“以前人们是‘去一座城市,一定要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看看’,现在则是‘因为要去一家博物馆,所以要奔赴这座城市’。”在她看来,“博物馆已经不再只是说教的展示,而是与观众平等地对话。”
大学生愿为博物馆“代言”
今年10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大三学生肖雅俊前往天津博物馆参观,随后她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大学生,博物馆一定要冲,好吗》的图文,她总结了3条去博物馆的好处:提升审美,从场馆设计到展厅陈设,加上展品外形设计和色彩,给人带来视觉盛宴,无形之中提高了个人审美能力;增长见识,通过一个文物就能了解一段历史,想了解一个地方,就一定要去当地博物馆;收获纪念品,博物馆有徽章、书签,很好看也有收藏价值。“通常参观完博物馆,我就会把拍摄的一些藏品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也会分享我在参观中了解到的新奇的历史故事和参观感受。”她说。
随着社交媒体不断发展,受访大学生获取博物馆信息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为博物馆的推广者。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调查发现,70.08%的受访大学生通常获取博物馆相关信息的来源是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网友推荐,62.53%来源是地方政府或博物馆的官网及官方新媒体平台,也有54.4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参观博物馆的见闻和感受。
在赵雯淇的朋友圈置顶图文里,有一条是她参观开封博物馆时,身穿汉服所拍摄的照片。“参观完博物馆,我会把一些照片和体会发在朋友圈,希望能够跟亲近的朋友分享,也起到推荐博物馆的作用。”她说。
与肖雅俊、赵雯淇不同,浙江树人学院的于子涵不仅喜欢在社交媒体平台为博物馆发声,她更喜欢走进博物馆,向陌生人讲述博物馆的故事。从2019年5月到今年5月,于子涵一直在浙江省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讲解时长共计约79个小时。“虽然每次讲的内容都一样,但面对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体会,也很有成就感。”她说。提及在博物馆做讲解工作的故事,于子涵表示,自己深受著名文物专家孙机的影响,“2021年我曾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有幸听到孙老师现场讲解,当时他已经90多岁了,还在坚持讲解,大家都很感动。”于子涵记得一个细节,“孙老师讲到一半时,嗓子不适吃了一个润喉片,然后跟大家说,‘各位,很抱歉,我继续讲’,当时我快哭了。”今年6月,孙机在北京逝世,于子涵非常难过。
因为有在浙江省博物馆讲解的经验,于子涵也成为身边同学的“导游”。“现在经常有小伙伴找我,‘子涵,我今天去省博,你有空带我去看看吗’,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马上答应。”她说。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看来,现在博物馆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是参与者,更希望自己是主创者。“要积极构建观众友好型博物馆,为观众带来双向、多元的内容和体验。”她说。
期待数字科技赋能博物馆
杨舟去过好几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很喜欢馆内的临时展览。其中,《永乐宫的传世之美:壁上丹青》令她印象深刻。为了克服不可移动文物展示的困难,特展运用了3D打印、现代动画等技术,展现壁画人物、场景。“整个策展非常漂亮,造景的设计也很好看。”她说。
近年,随着我国的文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博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新技术展示历史文化。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未来博物馆的发展,77.33%的受访大学生认同要合理运用科技手段,71.95%认为文物陈列展示形式要不断更新,65.66%认为文创活动和产品要不断创新。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些观众参观完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后,会前往兵马俑VR影院欣赏电影《秦·兵马俑》,这是全国文博行业首家VR影院。观众戴上VR眼镜欣赏电影,就仿佛置身俑坑中,与秦俑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这对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来说,数字化之路才刚刚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信息资料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王勇介绍,希望未来虚拟技术能够与秦陵大遗址展厅数字提升融合、与秦陵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技术融合、与秦陵大遗址数据利用融合,实现数字技术让文物更精彩。
近日,由苏州博物馆出品的数字项目——“云游苏博”正式上线,观众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参观苏州博物馆,领略艺术与科技的美妙邂逅。谢晓婷认为,当下青年观众对信息化的需求比以往观众提高很多,这对博物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她介绍,近年苏州博物馆推出了VR体验、数字化展示、虚拟空间展览等,都是数字信息化的探索。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熊梓岑曾经去过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众多博物馆,她发现这些博物馆在近些年都引入了数字化、科技化的手段辅助游客参观。例如,云南省博物馆开发了“线上立体云展览”;甘肃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都提供了多样化、分众化的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青少年版导览讲解,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采用讲故事、互动式的形式,并结合导览的随行讲解、地图导航等特色功能,真正实现了让青年们轻松畅游博物馆。此外,贵州省博物馆“万桥飞架”展览,还为青少年们开设了线上研学探索课程,新颖有趣的故事线链接,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让青少年在模拟操作、闯关冒险的情节中综合了解博物馆历史文物的价值,有趣的桥梁志内容结合NPC互动,不少青少年现场直呼“简直不要太过瘾”。
令熊梓岑印象最深刻的是敦煌博物馆,它采用3D复原技术设立了圆弧形荧幕,用身临其境的效果带游客感受洞窟中的壁画。“虽然有些场景我们无法亲眼看到,但这样的技术所展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令人赞叹的,我现在仍然记得当时观众席内不时传来的惊叹声。”她说。
大学生希望博物馆多开展哪类活动吸引年轻人呢?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70.57%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博物馆开展讲座分享等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65.70%希望博物馆开发数字藏品等互动活动。
熊梓岑期待博物馆未来可以有更多有趣的互动形式对文物进行展览与介绍,“因为我是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情不自禁就想到博物馆可以利用AR技术与外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这样既有利于向外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低年级儿童和对这门语言感兴趣的人学习更多丰富的内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范雪 刘俞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