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2:07:47 来源: sp20250101
新疆玛依塔斯风区风源地的执勤点,被当地人称为“魔鬼风头”。总台记者崔宁跟随换防的护边人员,一路风雪,来到这里。记者这一路,经历雪地摩托翻车、风吹雪盖住路面不能通行这样的危险场面。记者抵达的这个最偏远的执勤点,就像一座雪海中的孤岛,值守在茫茫雪原中。蹲点在这个执勤点里,记者又记录到怎样的故事呢?
来到这个最远的护边执勤点,记者发现,它的周围也是高达3米的积雪。
总台记者 崔宁:这是这个执勤点的院墙的栏杆,现在整个被雪埋到下面了。
上山这一路,除了鸡蛋,大家辛苦带来的菜也冻坏了不少。
总台记者 崔宁:这冬天特别长,一年有多长时间?
护边员 田季军:至少到10月份以后就开始封路,到5月份才能开路,也就是半年多一点。
总台记者 崔宁:最宝贵的就是送上来的这些物资。
护边员 田季军:对,因为上来每次都要多带点,说不定该换勤时候天气变化还下不去,还要多待几天,去年有一次是最后吃的只剩面粉米饭,没菜,什么都没有了,都吃完了。
雪地摩托往返多次,李江和其他两名护边员终于将6名换防人员以及补给物资全部运到山上。
总台记者 崔宁:你们就准备在这过年了吗?
护边员 刘振民:我们每年都在这,我们上了四年到这,全是在山上过年。
在这个雪原上的小屋,记者度过了上山的第一个夜晚,漫天的风雪呼啸,而小屋的灯光传递着温暖。
经历这一路冰雪后,记者越发觉得执勤点的物资珍贵。但对于护边员们来说,只要来到这个小屋的人,他们都会拿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
总台记者 崔宁:你在这里待了几年了?
护边员 袁金凤:四年。
晚饭四菜一汤,虽简单却珍贵。
护边员 田旭东:平时就我们四个人,过年也是四个人。今天人来得多,我心里也高兴,吃个便饭,咱们提前过个年。
总台记者 崔宁:你们在上面碰到最危险的事是什么?
护边员 田旭东:我们这的一个护边员,大年初一心梗了。那天刮风,50米能见度都没有,也就是20多米能见度。那个医生带了两个护边员,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把救心丸送过来,先把人稳住,后面两个铲车推,五个皮卡车保障,把人送到和丰县人民医院抢救回来了。
总台记者 崔宁:这么辛苦的一个岗位,年轻人怎么看?
护边员 叶尔兰·卡米卡:父母那一代的人,他们一直在戍边,我们也是受父母教育的影响。
由于地处偏远,在这里,每个人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靠网络。与家人打视频、通电话,成了这个雪原小屋里最温馨的画面。用他们的话说,守边防就要耐得住寂寞,守不住寂寞熬不住孤独,就守不住安宁,盼不到春暖花开。
眼下,随着科技稳边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戍边守边中,但是顶风踏雪的巡边路上,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边防线。
护边员 李江:这么多人在这里坚守,一天两天感觉不到什么,如果说一年两年,一代人或两代人坚守下去,就会让有些人看到,始终在这片国土上,会有红旗始终飘着。
护边员 田旭东:我还有六年就退休了,退休以后我还会继续守卫在我们的边防线上。如果祖国需要,我会随时接受召唤,随时回来。
护边员 郭刚:边境上总有人去守,我们坚守在这,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边境安全稳定。
护边员 孔晓麓:爸妈,虽然我已经六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但是我会在这里守护着你们,请你们放心。
记者:能让爸爸妈妈看看你吗?
结束采访下山的时候,山上的风雪仍在继续。十多天的朝夕相处,有感动、有钦佩、有不舍。在很多人眼里,甚至在他们自己眼中,他们只是一个个普通人。可当他们把命运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的时候,却成了边防线上一个个“永不离开的生命界碑”。他们用最真诚的心、最清澈的爱守护着边境安全,守护着国泰民安,山河无恙。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