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幼儿异物卡喉高发 这个急救方法要学会

发布时间:2024-11-24 18:04:14 来源: sp20241124

  春节期间幼儿异物卡喉高发 这个急救方法要学会(急诊室里的健康警示6)

  假期异物卡喉频发,与家长的看护不到位及孩子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阖家团圆的日子,大家开心地嗑着瓜子,悠哉地刷着手机,时不时和家人聊上几句,突然身边的孩子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全家的目光聚集,此时孩子已说不出话,满脸通红,糟了,被卡住了……

  节假日是享受喜悦、放松身心的日子,却也是儿童气管异物的高发期。湖南省儿童医院曾在春节假期中的1天内收治9名异物卡喉患儿,取出的异物有西瓜子、花生、板栗、松子、玉米等。

  为什么节假日异物卡喉高发?如何避免?急诊室的故事为你解密。

  漫“话”急救故事

  10个月宝宝被紧急送医 美食“误入歧途”卡在气管

  夜幕降临,湖南省儿童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10个月大的宝宝利利(化名)被推进了手术室。半粒“误入歧途”的葵花籽,从麻醉到取出,全程几十分钟,但解除危险的过程却让一家人揪心了一天。

  “孩子本来玩得好好的,我掰了半粒葵花籽给他吃,手上还在给他换纸尿裤,没想到,孩子一哭闹就卡住了……”利利的奶奶描述事情的经过,满是自责,“我也不懂该怎么办,只能给孩子拍拍背,还好孩子的情况不严重,当时呼吸有些急促。”

  随后,老人给利利妈妈打电话,孩子被送到当地医院。医生通过CT和胸片确定了异物的位置,但由于县医院设备有限,医生无法取出卡在气管的异物。庆幸的是,此时葵花籽没有完全堵住气管,孩子尚有呼吸的空间,但异物的存在让利利不停气喘、喉鸣。

  “只能眼睁睁看着,不能取出来,急坏了我们。”利利妈妈搂着还不满一岁的孩子,又心疼又害怕。

  不能耽搁了,去长沙的大医院!一家人迅速决定,立即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他们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

  “孩子到达医院时,虽然存在喘鸣和肺部啰音,但幸好没有其他并发症,没有出现肺脓肿、脓胸。”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谢江接诊后,立即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急诊手术,成功取出半粒葵花籽。

  专家解读

  为何春节等假期高发异物卡喉?

  “每到节假日、寒暑假,就会迎来一波异物卡喉的高峰期。春节期间,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板栗……不少年货成了卡喉的元凶。”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敏介绍,假期里异物卡喉频发,这与家长的看护不到位及孩子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节日里,家中常常摆放瓜子、花生等常见的待客炒货。家人朋友围坐一起畅谈时,也是疏忽看护的时候。1至2岁的幼儿能自行走动,这个年龄阶段又处在“口欲期”(指婴幼儿主要通过口唇和舌头的接触,感知外界事物大小和形状的特定生长发育阶段),看到各种食品、物品喜欢放在口里。由于孩子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花生、瓜子等硬物嚼碎,若嬉笑、哭闹、跌倒,极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发生异物卡喉事件。

  花生、瓜子等误吸入气管后,气管受到刺激,可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异物较大堵塞气管时,可有惊恐、憋气、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如果异物较小,进入气管后可能贴附于气管壁,症状可暂时缓解;如果异物长期未取出,将引起患儿咳嗽、气喘、喉鸣、发热等,甚至可能出现气胸、肺脓肿、脓胸等。

  异物卡喉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发生窒息。气管窒息的抢救“黄金时间”仅有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范围,脑细胞开始进入死亡状态,而且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

  异物卡喉是一种可以防范的疾病。家有幼儿,家长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细嚼慢咽,进食时不要说话、跑动、哭泣、大笑等。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不要给坚果、糖果、棉花糖等易卡喉食物。

  对于学龄期儿童,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将笔帽等小物品含在口中,避免将小纽扣、玻璃珠或小玩具等可能被吸入的物品放入口中。

  图说健康

  一旦发生异物卡喉,如何紧急处理?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近3000名,主要原因是没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正确的急救。

  很多人不了解正确的气道梗阻急救方法,出现异物卡喉时常采取拍打背部或者喝水的方式,能正确使用专业急救法的比例不到10%。

  一旦发现孩子或成人误吸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明显的喉咙异物感、憋气或面色潮红等症状,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应立即采用家庭急救法,如海姆立克急救法,把握宝贵的急救“黄金时间”。

  海姆立克急救法记住“剪刀、石头、布”三步骤

  该急救法的原理是增加腹腔的压力使膈肌上抬,增加胸腔的压力,排出气道中的异物。具体急救措施包括:

  (1) 站立或跪在孩子身后,用双手环绕其腰部。

  (2) 一只手握拳,拇指侧抵住孩子的腹部,位于脐上方两指宽的位置。

  (3)另一只手紧握拳头,迅速而有力地向上冲击腹部。

  (4)持续进行快速冲击,直至异物从气道中排除。

  “剪刀、石头、布”三步,即:

  剪刀:孩子肚脐上2指;

  石头:用手握住拳头顶住2指位置;

  布:用另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后上方冲击5次,直到孩子把异物咳出。

  急救误区

  1. 盲目用手掏: 用手指掏出喉咙中的异物,可能会将异物推得更深,增加患者窒息的风险。

  2. 强迫饮水或吞食固体:饮水或吞食面包等固体食物可能导致异物进一步卡住,引起更严重的梗阻。

  3. 拍打背部(站立位): 当患者是站立的成人或较大的儿童时,背部拍打可能不够有效。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使异物位置更加不利。

  4. 强行催吐: 试图通过催吐移除异物,可能导致呕吐物进入气道,加重梗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