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像回归文本,金宇澄的《繁花》里有另一幅世情画卷

发布时间:2024-12-30 22:28:06 来源: sp20241230

  1月9日,电视剧《繁花》大结局了,这部筹拍了七年之久的电视剧没有让观众失望,大结局后豆瓣评分已经涨至8.3分,成为2024年开年第一部爆剧。

  随着剧版《繁花》的爆火,金宇澄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原著小说又火了,这部2012年开始发表的小说在12年后再次登上畅销书榜单。不过,若读者翻开了《繁花》的原著,就会发现,小说《繁花》和剧版《繁花》是两朵不一样美丽的花。

  不同的《繁花》不同的精彩 小说里有另一幅世情画卷

  《繁花》刚开播,书粉就炸锅,“剧版的宝总和小说的宝总简直平行宇宙里的两个人吧。”相较于原著,《繁花》的剧版改得大刀阔斧,小说《繁花》中有三条人物线索,外贸商人阿宝,律师沪生和下岗工人小毛,三人年少相识,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由这三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一代上海商人、军人、工人家庭的生活百景。剧版《繁花》删掉了沪生、小毛的人物线,抽出了阿宝这一个人物,以“商战”为主,讲述阿宝的商海沉浮与人生传奇,辅以阿宝与玲子、汪小姐、李李的感情纠葛,这种叙事基调也被一些观众评价为有着爽剧的底色,宝总则被评价为“上海盖茨比”。

  剧版《繁花》剧情跌宕起伏,亮点颇多,但是相较于原著小说,在社会广度的展现上确实欠缺。小说《繁花》分成1960-1970阿宝和朋友们的少年时代以及1980-1990阿宝和朋友们的中青年时代两个时空,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交叉叙事的方式,单数篇章讲少年的故事,双数篇章写成年的故事,两个时空交叉而行,读者在书中人物命运的参差错落中看到岁月和时代变迁在一代人身上留下的烙印。

  剧版《繁花》有普通话版和沪语版两个版本,沪语版的大受好评,即便听不懂上海话也不影响观众为上海腔调倾倒。小说《繁花》同样是一部海派文化浓郁的小说,采用了传统的话本体,使用大量沪语用词,“一问一答”是话本体小说的一个特征,比如在《繁花》中写道:“阿婆喜欢蓓蒂。每次蓓蒂不开心。阿婆就说,我来讲故事。蓓蒂说,不要听,不要听。阿婆说,比如老早底,有一个大老爷。蓓蒂说,又是大老爷。”对话不分行,标点也简单,这样的语言风格究竟是“难啃”还是“上头”,看完了这部小说相信读者的心中也就有了答案。

  从严肃文学到爆款影视 各有精彩,相互成就

  小说《繁花》本身就是口碑佳作,是千禧年来最重要的、最受关注的严肃文学作品之一,没想到的是,王家卫创造了另一重《繁花》,实现了另一种精彩。在文学领域,金宇澄的《繁花》独树一帜,而在影视剧领域,王家卫的《繁花》或许能为方言影视踏出一条崭新的路子。

  上一个像《繁花》这样引起全民关注讨论的严肃文学改编剧还是《人世间》,根据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改编而成。从戏剧舞台到影视剧大银幕,文学一直扮演着“母本”的角色,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对人性、生活有着鞭辟入里探析的严肃文学是影视化改编里最难啃的“大骨头”,也无疑担得起影视化改编“最佳母本”的称号。作为母本的小说给了影视剧改编强而有力的依托,导演用自己的艺术语言重新编织而出的爆款影视剧则给作品破圈而出的动力,从《人世间》引发的跨代际讨论到《漫长的季节》带火的东北文学再到因《繁花》而走俏的小说、文旅、美食……这些经典文学改编影视剧都没有亦步亦趋跟随文本的脚步试图一比一复刻文本的精彩,而是用更为开阔的艺术视角给出同样精彩的创新表达。银幕上并不缺少严肃文学改编剧,《千里江山图》《燕食记》《主角》《北上》……还有很多来自严肃文学改编的剧尚未揭开神秘面纱,我们也期待着下一部“繁花”盛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