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高等农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5 12:37:54 来源: sp2024112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高等农业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指路引航、举旗定向。

以教育家精神拓展办学治校新思路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应有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大智慧。要以教育家精神提升境界、拓宽胸怀,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树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理想追求。作为高等农林教育第一方阵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要扛起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双重使命,立足启用滨江新校区的历史新方位和百廿办学厚重积淀,聚焦多校区办学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用教育家的远见卓识系统审视、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人才。要坚持“求是创新”的鲜明导向,把握乡村全面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和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独特优势,以目标责任考核激发改革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推动领导体制、办学思路、育人模式、管理机制等改革,凝聚全校师生奋进一流的信心和决心,书写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农业强国、南农何为”的时代篇章。

以教育家精神建设人才培养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作为站稳站好三尺讲台的基本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在“金专”“金课”、书院制、通识教育、耕读教育、教材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学校将迎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嘱托,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新农科建设新要求,全面梳理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不足,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提升质量保障能力,探索构建本研贯通培养体系,科教融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应用人才,全面建强一流本科教育。

以教育家精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跨越

“双一流”高校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增强国家科技发展实力和发挥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内在逻辑,坚持“四个服务”和“四个面向”,树立大科学的意识,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交叉融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以全球视野引进一流人才,建设“大团队”,以科技强国的胸怀,布局一流平台,产出“大成果”,努力将南农建设成世界重要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强化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建强建优科技小院等实践基地,依托菊花、大豆、水稻、有机肥、梨等产业优势,着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主动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种源”“耕地质量”“农业智能化”等“卡脖子”难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以教育家精神构建“大先生”竞相涌现新格局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和引领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要引导教师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内化为共同价值追求,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教师之强支撑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健全教育、宣传、监督、考核、奖励、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严把师德师风关口,严惩师德违规行为,大力选树表彰师德典型,每年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新进教师入职仪式、教师荣休仪式等尊师活动,全校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未来,我们要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为抓手,着力构建大教师工作格局,塑造“新时代南农精神”为底色的崇德尚美精神风貌,形成人人学先进、各个当典型、竞相做“大先生”的生动局面。

(责编:李昉、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