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旅观察:如何让更多“东阳马生”与当代人共情?

发布时间:2024-11-21 22:35:26 来源: sp20241121

   中新网 金华4月8日电 (张斌)“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明代开国名臣宋濂或许想不到,六百多年后,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不仅被选入课本,还在互联网时代为当代人提供“情绪价值”,激励许多学子求学。

  近年来,一些学子的论文致谢等文章被称为“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一度在网上热传。有网友因此说,少年时背过的文章像一颗“子弹”,在多年后“正中额头”,实现“教育闭环”。

  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不过时,反而能够成为引发今人共情、共鸣的元素。

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启动仪式。张斌 摄

  4月7日,在“东阳马生”的家乡——浙江金华东阳,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正式启动。 中新网 记者了解到,此举旨在激活一个又一个“东阳马生”般的文化元素,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省域资源优势,以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赋能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

  当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引用《送东阳马生序》举例说,自唐宋起,东阳境内有历代书院义塾近百家,尊师重教、文脉昌盛。对宋濂来说,是东阳的书院给予其潜心向学的良好环境。《送东阳马生序》就好比他写给小师弟的一封信,饱含学长的殷殷嘱托,传递了中华民族“崇文尚学、勤耕苦读”的思想。“这是近年来文化基因解码所引入的一种视角。”

  透过这一视角可以发现,浙江希望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让更多“东阳马生”与当代人共情。

  2020年,该省就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至今共调查登记3万余个文化元素,对其历史年代、地理位置、流布范围、传承脉络、保护等级进行广泛收集、详实记录,系统保全了各类文化形态资料,有效回答“何为浙江”的问题。

  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则旨在从“解码”转向“激活”。

  “这是一项文旅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更多体现为一种‘方法论’,也就是既要富有‘智商’,也要彰显‘情商’。汲取古人智慧,让传统文化经过当代创造性转化、利用,与今天的人们共情、共鸣。”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对 中新网 记者说。

  具体而言,该省出台有关实施方案,将聚焦浙籍名人、浙学书院、浙风古韵、浙传典籍、浙出好戏、浙地臻品、浙派好礼、浙里畅游八大领域,以实施名人故里深度开发、传统书院复兴活化、戏曲词牌整理活化、古籍古画转化利用、古装演艺精品打造、历史经典产业振兴、遗产文创联动开发、文化景区转型提质八大行动为抓手,激活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

  以东阳为例,当地就将实施传统书院复兴活化行动,打造一批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书院,设计开发“重走马生求学路”等研学产品,书院文化旅游线路2条以上等。

  在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阮静眼里,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有强烈市场需求。

  作为面向公众的“前沿”公益文化机构,最近的“年轻人夜校学艺热潮”着实让浙江各地文化馆“出圈”。“我们一共有75门课,三成左右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年轻人报名非常积极,一门十多人的唢呐课就有五百多人报名。”阮静对 中新网 记者提出,要在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过程中,借助“夜校热”传承好传统技艺,同时也要发动更多机构向年轻人敞开大门,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供图

  此外,以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爆火”为代表,浙江传统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圈”同样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以启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郭艺对 中新网 记者说,近年来,浙江在政策引导、文化传播、人才建设等方面发力,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非常重要,“‘越剧热’现象来自于浙江创新活力的社会环境,说明激活传统文化仍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多花心思。”

   中新网 记者观察发现,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是推进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招”。

  如业内人士所言,这一过程需要兼备“智商”和“情商”,既要重视内容挖掘,也要注重内容传达,以此驱动文旅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让传统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东阳马生”与当代人共情,直至成为激励当代人前行的精神动力。(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