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3:49:06 来源: sp20241221
科技日报讯 (记者孙越)记者4月21日从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由该省重大科技专项——“抗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专家组绩效评价验收。这标志着河南种业在破解黄淮麦区小麦生产难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赤霉病又被称为‘小麦癌症’。赤霉菌侵染小麦籽粒后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赤霉病防治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难题。病害发生后再打药,效果往往不理想。”该专项主持人、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研究员胡琳解释,受农田耕作方式变化和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赤霉病在河南逐步发展为常发病害,已成为河南小麦产业“心腹之患”。
2020年,河南省科技厅启动该重大科技专项,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牵头,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经过3年协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建立了适宜河南省的小麦抗赤霉病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应用该技术体系,项目成员单位先后育成郑麦9134、豫农904、宛1204、漯麦47等13个抗(耐)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通过品种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带动,该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已超500万亩,为丰富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类型、消减赤霉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通过项目育成的高产优质绿色小麦品种郑麦9134、豫农904等,兼具抗赤霉病和适合制作我国大宗面制品的优异特性。使用这些小麦品种加工的面条或馒头食品评分达85分以上,深受种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欢迎。
“目前,项目创新成果正加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说,“更重要的是,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小麦品种改良打通了路径,指引了未来攻关方向,对进一步巩固我省小麦育种及小麦产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