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2:52:13 来源: sp20250110
“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向景宁建县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景宁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40载栉风沐雨,从脱贫攻坚到实现小康再到探路共同富裕,景宁县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跟党走踏实干,迎来了景美人宁的美丽嬗变。
民族团结夯实发展基座
景宁县鹤溪街道双后岗村是一个典型的畲族村。一条畲汉等族群众共建的水渠流水潺潺,被村民称为“同心渠”,与整齐的农居、古廊桥构成了现代畲乡的生活美景。
2024年6月27日拍摄的景宁县鹤溪街道双后岗村一角。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然而,自治县成立初期,当地的生活却并非现在的场景。“常常是全家七八口人挤在两间老屋里,村里不但没有集体收入,账本上还都是负债。”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双后岗村村民雷茂龙感慨道。
畲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等省份,由于祖居山区,畲家人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如何帮助“山哈们”脱贫致富、解决居住就业等民生问题,一直伴随着景宁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2009年、2015年双后岗村分别启动了两批生态移民小区建设,村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难题得以解决。2019年起,通过行政村调整合并,双后岗村并入张村村,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新动能。
“通过入股强村公司,引导畲族村民经营民宿、农家乐,从事惠明茶、食用菌种植等方式,目前我们双后岗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3.6万元以上。”雷茂龙说。
拼版照片,上图为昔日的景宁县城繁华地段“大树脑”(资料照片);下图为同一地点拍摄的景宁县人民中路“大树脑”(新华社记者韩传号2024年6月27日摄)。新华社发
双后岗村的变化是景宁变迁的一扇窗。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自治县成立,景宁县城建起了一座双重飞檐顶的门楼,取名“团结门”。如今,这座寓意民族团结发展的门楼下,车水马龙。
在“小县大城”的发展思路指引下,40年来,景宁4万余名群众搬出大山,“拥抱”县城,其中畲族群众是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县城的面积也从1984年的0.43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逐渐形成了汉、畲、苗、满、回、藏等20多个民族嵌入式居住,手足相亲和谐发展的局面。
自治县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位于景宁县的中国畲族博物馆2012年开馆至今,展示了畲族的民族历史、民俗文化等。浙江畲族歌舞团团长郑敏从事民族舞蹈演艺工作20多年。“从乡村农旅项目搭建的演绎舞台到互联网端的直播屏幕,这几年我们展示畲族山歌、舞蹈的机会越来越多。”
在如今的景宁县城,畲族文化中心、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30多座乡村非遗展示馆,留住了畲乡文化的“根与魂”;“中国畲乡三月三”“畲家飘歌”等品牌活动连续多年举办,成为浙江“最具特色民族节庆”之一,2023年带动旅游收入27.1亿元……
2023年4月22日在景宁县拍摄的2023中国畲乡“三月三”民族文化沉浸式展演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晓洁 摄
景宁县县长蓝景芬表示,民族一家亲是景宁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40年来,景宁干部群众接续推进易地搬迁等工程,积极打造互嵌式发展小区,有力推动县域人口、产业等要素向县城集中,为发展腾了空间、聚了人气,让群众鼓了腰包、美了生活,实现了从名列国家级贫困县到跻身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前列的历史跨越。
生态优势绘就共富图景
在景宁澄照乡,“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景宁人爱喝茶,也爱种茶。”曾任澄照乡三石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初南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石村已成为景宁种茶规模最大的地方之一。“每年一到茶叶采摘期,全村老老少少都兴奋起来。在翠绿的茶山间放眼望去,上上下下都是忙碌劳作的身影。”
2021年4月30日,参赛队员在景宁县澄照乡三石村的惠明茶园参加采茶比赛(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肃人 摄)
然而,到了本世纪初,村民们对种植惠明茶的看法,逐渐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家种茶,不如出去打工来钱快”“只顾卖茶,不如卖些别的销路广”……陈初南说,种种困惑萦绕在一些村民心头。
出路在哪?陈初南和村民们充分讨论后坚定了信心:必须要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茶园土地效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想办法扩展市场交易量,让惠明茶产业逐步走上中高端路线。
投资100多万元,在家门口建起茶青交易市场;建立茶叶加工厂,让种植、加工、销售融为一体;发展“养羊控草、引鸟控虫”种植模式,让“生态茶”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
一项项举措的落地,让惠明茶产业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24年1至6月,全县惠明茶产量达到2930吨,产值达到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9%、21.34%。在三石村,“惠明茶”真正成了“惠民茶”。
2022年4月4日拍摄的云雾环绕的景宁县鹤溪街道惠明寺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肃人 摄)
在景宁,坚定不移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转换、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地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途径。
来到距离景宁县城30多公里的深垟村,游客的目光常常被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所吸引。近年来,该村通过打造多肉“石榴红共富基地”,深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共富基地”发展模式。
2009年,深垟村青年吴勇返乡创业,在生态培植技术上不懈钻研。近年来,他的花木专业合作社让多肉植物产品在本地掀起了销售热潮,400多个品种的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600多万元。
除了自己创业,吴勇还通过建设多肉种植“共富工坊”,免费给村民培训、免费提供种苗、上门指导帮助、定期保底回购,累计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1000多万元。
吴勇说,总书记给景宁的回信,让返乡“农创客”群体倍感振奋。“我们还将通过农旅融合,把每家每户的‘美丽庭院’做成‘美丽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助力共同富裕建设。”
在景宁人眼中,“绿色”也是培育工业动能的关键。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景宁抓住抓好竹木加工和发展特色医药,加强竹木加工产业链延链补链,全面发力畲医药大健康产业,深化“产城人”融合,带动山区群众就业增收。2023年,景宁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得到了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位居全国120个自治县(旗)前列,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7:1……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背后,凝聚着景宁人推动特色发展之路不断走深走实的辛勤汗水。
接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40年前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之初,全县生产总值仅5193万元;2023年景宁县生产总值达102.8亿元。
在景宁,海拔600米曾是当地一条特殊的分界线:海拔超过600米的村庄占比高,百姓脱贫致富困难多。如今,已有120款优质高山农产品贴上了创新打造的“景宁600”区域品牌。
拼版照片,上图为昔日的景宁县汽车站(资料照片);下图为如今的景宁客运中心(新华社记者韩传号2024年6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景宁县副县长张濂说,在生产端,通过培育示范性合作社、提高准入标准,景宁打出了冷水雪茭、深山野蜜等“拳头产品”;也得益于浙江省持续推进“山海协作工程”,为优质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近年来,浙江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景宁结对“朋友圈”从宁波鄞州区扩展到台州温岭市、嘉兴海盐县、绍兴上虞区、宁波宁海县四地。以农产品销售为例,2023年,仅景宁与这四地共建的12个“飞柜”,年销售农产品即超过5000万元,带动2.4万余名农民增收。
2008年,浙江省委出台文件,专为景宁县制定扶持政策;2018年,浙江省政府专题会议明确,加强帮扶,支持景宁加快发展;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量身定制扶持政策,支持景宁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
多轮专项政策支持下,景宁县先后引进沪特精密机械、富乐德半导体等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民族工业园工业产值不断提升,2023年,景宁县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8%和12.3%。
拼版照片,上图为昔日的景宁县城区府前桥(资料照片);下图为经过改建后的府前桥(新华社记者韩传号2024年6月27日摄)。新华社发
奋进道路上的景宁县干部群众不断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自治县成立之初,景宁人没有“等靠要”,敢于走出去干事创业,有人成功后,又乐于“传帮带”,逐渐形成了以“小超市”“小宾馆”“小水电”为代表的“三小经济”富民产业。
截至2023年底,景宁县“三小经济”经营者2.3万人,在全国各地共有经济实体店9500多家,“三小经济”年营业额达650亿元。
2021年8月25日,在景宁县大漈乡大漈村茭白交易市场,村民将新收割的茭白打包冷藏(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肃人 摄)
2015年起,景宁县开始实施“畲乡经理”培育工程,既提供培训课程提升从业者技能,推动在外产业转型,也引导在外景宁人返乡创业。数据显示,景宁目前已累计实现“浙商回归”资金超50亿元。
以后发的姿态走在赶超的路上,景宁人的奋斗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在鹤溪街道那云·天空之城度假区,经过改造的废弃矿山上建起了度假酒店,成了浙南地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在大均乡,好山好水不仅让当地的民宿生意红火,村民们还开动脑筋做起了水上应急救援培训产业;深度挖掘畲乡民族特色,经营畲族服饰的企业主陈卫娟,将畲族彩带与帆布包结合,首批500件产品一经上线海外平台迅速售罄;依山而建的木栈道串联起畲乡风情的“茅草寮”,东弄村等畲族村落正在打造民族特色田园综合体……
2024年6月27日,游客走在景宁县鹤溪街道那云·天空之城度假区玻璃景观栈道上。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景宁县委书记翁志鸿表示,40年来,畲乡人民奋进向前,绘就了景宁精彩蝶变的画卷。未来,景宁将继续立足畲乡特色、山区特点、后发特征,巩固加强生态绿色优势,实现民族县山区县高质量发展。
文字记者:邬焕庆、吴帅帅、顾小立
视频记者:孔令杭、应曲川、房宽
编辑:杜宇、马晶、肖磊涛、聂毅
海报设计:曾学真
统筹:王洁、曹江涛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