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21:24:07 来源: sp20241222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在对2023年经济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2024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在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九大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其中许多内容都备受关注。一起来解读这九大重点工作任务,看看2024年经济工作究竟要怎么干。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会议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九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这九条任务,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中心,怎么把蛋糕做大,把经济做强,把高质量落到实处,这些内容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第二个特别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民的获得感。第三个强调什么?政策的一致性、政策的协调性,怎么形成互促共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和“进”,“立”与“破”,在九个重点任务中都有所体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在“稳”的前提下特别强调了“进”的方向和保障作用,我们通过结构调整、质量提升、重大改革这些“进”的举措去实现“稳”,最终实现整个高质量发展的行稳致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立”要求整个体系必须要有稳定性的运转,在新旧动能转换上面,必须要有新动能充分弥补传统动能空间的基础上进行转换,这一个方法论,对我们当下的工作形成了具体的工作路径、工作重点和工作抓手。
那么,究竟要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呢?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将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来进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放在我们重点工作的第一位,要落实以进促稳,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够通过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才能够创造新的增长动能,才能够为增长的稳定、就业的稳定创造持续的支撑力,创造新的动力源,这是我们明年工作一个很核心的任务。
如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一个重点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原磊:新质生产力主要是建立在科技、数据、资本,包括这些方面更高层级的生产要素之上,它实际上体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们的产业、生产力结合的过程,它的驱动主要依靠科技的驱动,主要的产业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跟未来产业。
近年来,各类原创性、前沿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断推动新的产业发展。依托无人机、有人机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动力电池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无人机送货、商业化载人飞行等低空经济;依托人工智能模型的不断成熟,打造智能计算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安全基础上,利用各类大数据,不仅可以开发互动产品,做强做大数字经济,也可以为产业链提供创新支撑,推动更大规模创新发展。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原磊: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我们在未来在下一步要做好提前布局、要培育的一些产业,例如很多的一些生物产业,下一步可能会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全球争夺资源配置权利的过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这一次,在科技创新中专门有一条支持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创业股权投资一定投资的是未来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带有前瞻性的产业。
以畅通经济大循环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第二项重点任务。2023年,我国消费持续稳定恢复,餐饮消费加速回暖,电影演出市场火爆异常,文体旅融合趋势明显,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开始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将成为明年扩大内需的重点。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要有新的举措,需要我们在财政、金融政策上面向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上面进行聚焦。实际上对于扩消费指出了新路径,同时也对于形成相应的政策指明了方向,指明了落脚点。
除了扩大消费,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去年说的是消费基础性作用,今年说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里面把消费和投资的关系说得更清楚了,就是消费能为投资和经济增长提供基础,但是投资也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两者之间能够形成合力。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里面,最大的短板是投资复苏严重出现了缺口。中国在经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关键时期,必须进行投资,必须聚焦到一些新的行业、新的动能上面,要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投资。同时,投资的模式也要从过去的单一主体向市场化、多元化途径进行转变,强调社会资本在政府投资中的有效作用。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中,也对改革和开放提出了具体的部署,既要“稳”,也要“进”。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改革开放依然是我们预期稳定的基本盘,对于“两个毫不动摇”要进行进一步确立,因为这是企业信心的基础,这里面聚焦于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全面的放开和搞活以及对于国内统一大市场相关要素的进一步提升。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这几项都纳入明年改革的重点,说明明年是很重要的改革年和进一步的开放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稳定外资外贸的基本盘。“进”一方面,在对外的进出口市场上要更加多元,结构上要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各个国家投资中国的环境储备,使得国外的资本、人才进入中国更加顺畅,提高我们的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的水平。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中,围绕“三农”工作、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分别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今年,我国粮食再次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包括粮食安全在内的“三农”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板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总书记也反复强调了,对于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国内大循环在极端状况下保持顺畅的基本点。农业是战略性产业,我们把原来的一些做法从战略上进一步提升,使社会各界能够以“三农”问题、城乡融合作为工作的抓手、聚力点来开展工作,这个是很重要的。
九项重点任务的最后,对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九项重点任务,要落实到位,必须把握好一些重要的关系。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这些关系更多的是互促共进,都在总的方案上有一致性,但是在具体的步骤和策略上又往往有取舍关系,我们这时候怎么样去做到综合平衡,这样能够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速度和质量,也就是我们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复苏GDP的增速,更重要的是在结构升级、新动能构建、科技自立自强这些质量上面要有很好的提升。我们一些政策的着力点不能简单地就宏观谈宏观,还必须要从微观主体的获得感、感受度来进行着力。要通过改善民生,通过民生工程来夯实经济复苏的基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这九项重点任务,凸显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和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绘就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施工图。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质量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会议强调了四个“抓落实”,要不折不扣抓落实,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求真务实抓落实,要敢作善为抓落实。这四个“抓落实”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考验的是担当作为。只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就一定能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