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强军 科技报国

发布时间:2024-11-23 13:37:57 来源: sp20241123

  秋日长沙,实验室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见图,李治摄)正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快速敲出一行行代码,目光专注。

  “我想让新型飞行器在未来战场更灵巧、更智能。”作为飞行器控制领域的青年科技专家,今年不满40岁的王鹏潜心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探索,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为部队新质战斗力提升作出贡献。

  “只要任务需要,再难我也愿意尝试”

  2018年的一天深夜,王鹏郑重写下文职人员转改申请书。那一年,他从一名现役军人转改为军队文职人员。这是王鹏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但这样的选择早已不止一次。

  2003年,王鹏考入国防科技大学。2007年,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并凭借出色的科研表现,于2009年提前攻读博士。进入博士阶段后,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某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

  “这个方向是要解决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实际问题,会很难,你愿意换到这个方向吗?”导师吴杰教授找王鹏谈话,询问他的想法。

  王鹏斩钉截铁地说:“只要任务需要,再难我也愿意尝试。”就这样,他的研究方向调整到某控制技术的研究中。这一改就是10多年,从项目一期、二期……直至完结,王鹏成为课题组中的一员老兵,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2018年,全军现役军官转改文职人员的第一年。那时,王鹏是学院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身在军营,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转改后,衣服颜色变了,但奋斗强军的底色不变!”王鹏坚定地向组织表达了转改意愿。

  如今,重大工程科技攻关中,随处可见文职人员的身影,教研成果表彰通报上,处处都有文职人员的名字……在国防科大,文职人员正成为一股新锐力量。

  “教书育人,必须下苦功夫、硬功夫”

  “同学们请看,这是几种控制方法实现的不同飞行轨迹,精度相差明显……”课堂上,王鹏以实战案例为背景建立案例库,把蕴含其中的原理拆开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底层知识和应用需求。

  王鹏的课堂充满了“战味”,不仅案例来自一线训练场,课堂本身也“硝烟味”十足。

  某试验场,教学火箭飞行试验正在进行点火前的准备工作。“准备!”随着充当“指挥员”角色的学员发出指挥口令,轰鸣声中,火箭离弦而出。“出架正常!”“遥测正常!”“飞行正常!”对讲机里传来学员的汇报声。最终,两枚火箭在学员的指挥操控下,按照预定设计分别完成飞行,实践任务圆满结束。

  让学员在实践任务中淬炼,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开展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活力;优化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类型飞行器构建教学案例库,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方法……王鹏说,作为军校教员,责任重大,要努力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在教学环节精雕细琢的王鹏,对教书育人一直满怀敬畏。

  一位学员在完成硕士论文过程中,有一个参数调试迟迟没得到理想结果,随着论文提交日期临近,他准备在没有理想结果的情况下定稿。王鹏得知后,对他谆谆告诫:“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投机取巧,每一个数据都要核对再核对,每一个成果都要推敲再推敲……”

  “教书育人,必须下苦功夫、硬功夫。只有这样,培养的学员才能适应部队需要,才能制胜未来战场。”王鹏说。

  “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

  一次到部队调研时,有单位向王鹏所在团队求助:“我们每年要执行几十次任务,任务过程中如何及时控制设备状态是个难题,能不能设计一套适用的系统?”

  “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王鹏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

  设计系统的过程中,王鹏与同事分析了大量的历史数据,从中寻找关联性、规律性。那段时间,他与同事常常在部队一待就是好几天。经过两年努力,他们设计出一套系统,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被动保障模式和数据事后分析方式。

  工作10余年来,王鹏与课题组先后为部队解决了多个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痛点难点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好评。

  “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再难也要解决;只要是对新质战斗力提升有帮助的,再久也要坚持。”王鹏常常这样说。

  向战而研的岁月,有时是枯燥而漫长的。王鹏记得,为了攻克一项技术,他潜心研究了5年才有所突破。而这项技术,仅仅是飞行器控制中的一个方面。

  “在国防科大,有多少人,用了多少个5年,才有了今天的创新成果。”王鹏说,把军队需求作为科研的方向,矢志强军、科技报国,这是国防科大师生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顾莹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