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陈迟:这块石碑如何记载中国“揭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发布时间:2024-12-21 17:39:55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社 福州11月21日电 题:这块石碑如何记载中国“揭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专访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

   中新社 记者 龙敏

  20世纪30年代,距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圣寿宝塔不远处,一块石碑的出土轰动海内外。这块由郑和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录下空前绝后的航海壮举,是郑和史迹陈列馆内弥足珍贵的历史遗物。

  这块石碑如何记载中国“从海上走向世界”,“揭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天妃灵应之记》碑是如何发现的?这块石碑为何被称为“郑和碑”?

  陈迟:1930年,一位农民在长乐南山天妃宫遗址处(现郑和史迹陈列馆)挖土时发现了这块碑,当时的长乐县县长吴鼎芬派人将碑移到县署“思善斋”侧。吴鼎芬离任后,此碑被乱草掩盖。1935年,王伯秋担任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长乐县县长时,偶然在县署档案中看到相关记载,在草丛中发现后摹拓碑文,分寄海内外学者鉴定。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张斌 摄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局部。张斌 摄

  石碑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学者纷纷评述、考证,掀起研究热潮。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免遭破坏,此碑被运至福建省南平市保存,后被移到现长乐师范附小院内。

  《天妃灵应之记》碑高162厘米、宽78厘米、厚16厘米,全碑阴刻,碑额篆书“天妃灵应之记”,周边饰以祥云捧月(日)图案,碑身饰一周缠枝花卉纹。碑文楷书,清晰可读,凡1177字,语言精练。为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命人所刻,因此也被称为“郑和碑”。

   中新社 记者:为何说《天妃灵应之记》碑是先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陈迟:《天妃灵应之记》碑文前一部分记载了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不畏艰险、乘风破浪的远航历程,以及郑和等人修建长乐南山宫殿群的过程,并褒扬了天妃(妈祖)的神力。后一部分主要记载郑和船队七次(疑应为前六次)奉使西洋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所到国家进行贸易及友好往来情况。有关记载对史学研究贡献突出,可以说是古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天妃灵应之记》碑。张斌 摄

  按照碑文记载,郑和下西洋旨在“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天妃灵应之记》碑载“大小凡三十余国”,郑和足迹遍及亚非,形成密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网。郑和船队一般以南京港为启航点,通过长江,经刘家港入海航至太平港驻泊,再由长乐闽江入海。郑和下西洋曾驻泊的国外港口,如占城、满剌加、苏门答剌、古里、忽鲁谟斯等,均是重要的贸易港。

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郑和文化馆展出的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模型。视觉中国供图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中外和平友好交流,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许多国家的国王及亲属、使臣,纷纷随同郑和宝船来华朝贡,从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驿道进京。有些使节和亲随甚至会在长乐住上一段时间。石碑记载永乐十五年,郑和下西洋时,各国争先进贡本国的珍贵动物,其中“忽鲁谟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并狮子,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爪哇、古里国进麋里羔兽”。郑和七下西洋及其后一段时期,长乐太平港成了闽地重要的贸易港口。

   中新社 记者:对于郑和下西洋,《天妃灵应之记》碑修补了哪些文献记载的失误和不足?郑和为什么选择从福建长乐“伺风开洋”?

  陈迟: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义,过去一直以乾隆年间张廷玉编修的《明史》为准。事实上,《明史》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有不少错误。《明史》认为,郑和下西洋旨在寻找建文帝并展示大明兵力。但据《天妃灵应之记》碑记载,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往诸番国,开读赏赐”。前者的说法是出于政治目的,为后来学者所编撰,后者为郑和亲自刊记,可信度更高。

《明史》中敕命郑和下西洋的记录。张斌 摄

  从长乐“伺风开洋”,首先是由于这里地理区位优越。长乐地处闽江入海口南岸,西北濒江,与省城福州隔江相望;东临台湾海峡,是长江口和珠江口之间海岸线的中点。长乐可以在宝贵有限的东北季风期间,“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更快抵达西洋;靠近妈祖故乡莆田湄洲岛,便于郑和前往拜褐妈祖祖庙。长乐毗邻省城福州,有“镇守太监”等协助,有闽江口五虎门、梅花千户所的护卫,安全上更有保障。

  其次,长乐太平港是理想的泊舟良港,具备水深、港阔、避风、出入方便、淡水充足等条件。太平港西北的上洞江和东北的下洞江均与闽江相接,形成太平港之水“两头涨”的奇特现象。太平港的船只,可同时从上洞江和下洞江顺潮进出,通行效率高。太平港港内水源来自闽江,保证了船队淡水供应。

在福州市长乐区南山顶端的圣寿宝塔,郑和在驻泊期间曾多次登塔。张斌 摄

  再次,长乐气候适宜,素以“鱼米之乡”著称,得益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暖热湿润,夏无酷暑,冬少霜雪,吃、住、穿等条件较优越。最重要的是,长乐的主导风向为东北,每年从10月至次年3月间,多刮东北大风,闽江口风力更是强劲,通常五六级,甚至七八级以上。在以风为动力的帆船时代,这种气象条件正是郑和船队扬帆开洋所必须具备的。

小朋友在福建博物院展厅内参观明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下西洋驻泊长乐期间铸造的青铜钟。张斌 摄

  最后,长乐拥有雄厚的航海人力资源。郑和船队以福船为主,长乐及周边连江、福清等地的沿海港口,拥有众多的造船、航海技术人才。

   中新社 记者: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贡献和重要意义?

  陈迟: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行早了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处于世界前列。

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张斌 摄

  郑和下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促进海外贸易发展,增强了中国在海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在下西洋过程中,郑和带领船队到达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等地,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还在海上进行科学考察和地理勘探,为中国的地理知识和海洋科学作出了贡献。

   中新社 记者:当下,重温《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为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什么启示?

  陈迟: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货物,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的郑和史迹陈列馆郑和像。张斌 摄

  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文化和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中外文明实现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既有陆域又有海域,中华民族为探索海洋奥妙、发展海洋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600年前,面对人类还知之不多的广阔无垠的海洋,面对险象环生的长途远航和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郑和与他的船队,以无畏的英雄气概,继汉、唐、宋、元各代与世界各国人民陆上交往的不断扩大,又开辟了中华民族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纪元。(完)

  受访者简介:

  陈迟,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中国郑和研究会会员、长乐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长乐美术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郑和文化和“海丝”文化研究与宣传工作。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