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21:04:02 来源: sp20250107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丝绸之路建设走深走实,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支持单位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于11月6日至7日在重庆举办。
共建科技创新合作网络
多用途轻型运动飞机、花园式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来自匈牙利的创新项目在重庆现场路演,中国—匈牙利技术转移中心(重庆)为两国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科技人才、创新技术、产业资本交流对接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
近年来,重庆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空间。重庆市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与6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创新主体开展了科技交流合作,重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结成国际友好城市29个、友好交流城市84个。
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合作网络,重庆市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与境外多家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互动,科技人才交流累计超过1万人次。重庆工商大学、远达环保公司等承办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11期,招收4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员超300名。
在此基础上,重庆持续深化科技项目合作,深入推进国际联合研发。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与国外科研机构实施科技合作项目80余项,累计投入超5亿元。打造对外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体系,重庆已布局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家、其他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约40个。此外,还引进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等来渝联合共建研发机构。
打造科技创新开放高地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国际科创合作网络越织越密,源于重庆科技创新开放新高地的加快打造。
引进落地三峡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长安民生物流智慧物流研究院等37个科创平台,孵化科技企业80余家,建成新型研发机构28个,集聚院士32名,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0个、其中有21个国家级平台……挂牌以来,西部(重庆)科学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逐步凸显。
新高地呼唤新担当。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开放迈上更高台阶,从夯实基础提速建设重大科创平台、强化协同促进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成果转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生态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等方面发力,持续提升科学城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长江北岸的明月湖畔,两江协同创新区也在加快建设。“我们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园区内已孵化培育企业454家,其中科技型企业151家,组建了院士团队25个,搭建了140余个研发平台,还引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数十家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借助这些平台载体,累计引育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过3000人,已获批5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聊起园区发展,重庆两江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两江协同创新区公司董事长王飞说,“创新链、产业链在这里互相促进、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要素在这里充分集聚,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科研力量聚集,创新引擎澎湃。一座科技创新开放新高地正在巴山渝水间加快形成。
连接国际科技创新资源
物联计算平台、岩土与地质智能巡查技术装备、工业双碳大数据平台、智能导航机器人……今年9月,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举办,重庆市科技局会同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新区,组织近年引进建设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高新区飞马创新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重庆同济研究院有限公司、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多家研发机构参展,发布多项先进科技产品,涵盖智能装备、信息技术、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吸引众多海内外参展商的目光。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近年来,通过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国际会议,搭建交流合作窗口,重庆正在连接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会聚国际科技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创新活力。
不久前,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物联计算平台、“智城链”产业链智能分析平台等5项原创科技成果,展现了研究院在数字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落地情况。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产业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帮助汽车厂商深度了解市场、精确设计产品、精准定位客户,服务厂商“造好车、卖好车”。
重庆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合作方发出邀请,让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科技、文化资源在这里交融,亮出科技创新开放共享新名片,共建创新之路,促进合作发展。(人民日报 记者 姜峰)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