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6:51:24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社 北京10月24日电 题:两岸出版业“破冰”35年 业者:交流不能断、传承不能断
作者 朱贺
“1988年,我们的创会理事长陈恩泉先生克服重重困难到访大陆,是两岸出版业的‘破冰之旅’;这次我带来了许多年轻业者,希望他们接棒传承,继续做好两岸出版业的交流互通。”
24日在北京参加一场两岸座谈会时,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李锡东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说。
35年前,陈恩泉等台湾出版界人士取道日本辗转至大陆,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海峡两岸图书展览,开启了两岸出版交流的大门。李锡东说,数十年来,两岸出版业保持良好互动,出版界的“第二代”也崭露头角,交流的传统不能中断;传承也不能中断,两岸虽被海峡分割,但文化一脉相传,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重视历史的传承与保护,“是两边都要做的事”。
近年新冠疫情等因素阻滞交流,也让李锡东为两岸出版业的互动感到担忧。今年重新活跃起来,他期待两岸业者多多走动,尤其青年要增进了解与沟通。日前,他与20余位台湾出版同行受大陆九州文化传播中心邀请到北京参访。走进大陆出版社,不少人表示“受震撼”。
来到出版公司直播间,无论是专业的摄像设备、完善的策划方案,还是应对自如的带货主播,都让台湾青年李芷瑄赞叹不已。踏足出版业三年,她珍惜此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期待把两岸前辈用心经营的成果传承下去。
台湾乐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长轩称这趟“取经”之旅收获良多。他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大陆出版业应用广泛,短视频直播带货模式也趋成熟,而这些新渠道、新营销方式在台湾使用有限。
“尽管出版业被外界视作‘夕阳产业’,但更意味着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李长轩说,两岸都面临纸媒衰退、读者阅读力减弱的现实状况,但同业们在交流中互相勉励,也积极寻找创新点应对挑战,碰撞出不少“火花”,比如从出版纸质书籍拓展到提供知识服务,“许多建议和经验值得带回去和岛内同行分享”。
“交流”“互通”“学习”“互鉴”,成为两岸出版业人士相聚时提及的高频词。当天举行的座谈会上,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陈海娟回忆,“20多年前,我们曾赴台‘取经’,在教材营销等方面学到不少经验,你来我往间也留下许多愉快记忆,这种交流至今没有断过。”
处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陈海娟认为,数字化开发等技术代表了业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为两岸出版业拓展合作空间带来更多可能,未来可在技术领域密切交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研究员李国荣回忆了与台湾同道共同推进档案文献整理出版的往事。李国荣曾主持编纂《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该项目持续多年,新书于2009年出版后在台北举行发布会,在岛内引起较大反响。
李国荣还提及“康熙起居注”,其原始档案分别典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经两岸出版业和学者共同努力“合璧”出版,在两岸出版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李国荣说,合作过程中,两岸参与者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已融入到两岸民众的血液,这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档案深刻揭示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