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0:32:45 来源: sp20250104
撰写剧本时的深入探讨、拍摄视频时的用情演绎、剪辑成片时的精巧构思……回想起大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制作一部微电影”,这是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课程考核作业。新颖的形式,激发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依据自身的兴趣方向,同学们分成了几个拍摄小组。
我所在的小组商议,将主题聚焦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解放事业。是拍摄个人故事还是刻画人物群像,是长剧情一串到底还是小故事有机衔接,是演绎杰出女性代表还是展现普通女性形象?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在课堂讨论时,听完我们的疑惑,老师指导道,“要让作品打动人,需要真实的力量、细节的力量。一方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探究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努力还原人物和事件,展现新时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不断查阅资料、搜集线索、挖掘史实。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巾帼追梦人冲在一线,如今,妇女不仅拥有更平等的社会环境,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我们确定了拍摄思路——以时间为序,讲述女性在劳动、教育、就业上获得解放的3个故事。
这门课程生动活泼又有意义,吸引我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更好地领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内涵、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更加坚定了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拼搏进取、担当奉献的理想信念。
(作者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本报记者丁雅诵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8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