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4-11-24 06:52:52 来源: sp20241124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  推动共同富裕提质增效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李智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精准匹配干部、人才资源,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伟力。

  加强党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全面领导。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着力锻造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强领导班子。要持续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激励广大干部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各级领导班子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以有力的作风建设推动共同富裕提质增效。要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着力解决一些干部政绩观错位问题、不求实效问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推动共同富裕群众基础的问题。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  提升推动共同富裕的能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龚维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面向未来,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领导干部推动共同富裕的能力。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城乡居民能够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公平配置。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各地要从现实和可能两方面,分阶段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让人民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黄一兵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规划越来越清晰、实践越来越丰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也越走越宽广。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必须通过创新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化力量。必须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重要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深化改革中持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开放包容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营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利环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开拓广阔发展空间。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  赵志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守正创新精神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和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起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携手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的磅礴力量。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资本至上、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倾向,切实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统筹推动各方面建设、各区域进步、各要素成长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兜牢民生底线,提高全民素质,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折不扣推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更加强大的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输入充沛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高品质生活创造充裕条件,促进不同区域新质生产力均衡发展。要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使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的过程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  张来明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经过长期不懈奋斗,我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飞跃,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要看到,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还会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付出更有成效的努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二十大重申了这一点。我们要锲而不舍向这个目标进发。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并用以统一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有机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把握好时度效,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

  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张 季

  构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应当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大目标,突出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八大外延,建立一套涵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能代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符合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评价体系。

  农业高质高效方面,关注人均粮食占有量、土地规模经营适宜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基本农田保有率、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集中居住匹配度等关键指标。

  乡村宜居宜业方面,关注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便利化程度、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等重点指标。

  农民富裕富足方面,聚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之比、农村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

  通过构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展望2035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时的美好图景。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明确重点任务,指导各地把握正确方向。各省区市可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优化,选取适合自身特点的指标,因地制宜确定目标值、权重等。同时,可考虑适时对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找出短板弱项,对工作进行适时优化,更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扩消费  稳增长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实现稳增长中的一个重点是扩大消费。如何才能扩大消费?首先要创造条件努力增加劳动者收入。从现阶段扩大消费、缩小收入差距等角度看,要重视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推动相关改革和政策调整,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产业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

  去年,浙江出台《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2023—2027年)》。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要重视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让农民工等更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进而推动实现扩大消费的实际效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4日 14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