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0:39:12 来源: sp20241205
数字化时代,餐饮行业也要赶上趟儿,扫码点餐便是消费者最为直观的感受。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完成排队、点餐、结账等多项服务,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营运成本。
然而,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扫码点餐时还必须关注商家的微信公众号、注册会员、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等情况。扫码点餐是否存在消费者信息泄露的风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孩子又该怎么办?正在召开的南京两会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徐昇 实习生 陆邵彬
现场探访 零元入会、送优惠……扫码点餐成标配
“您好,请扫码点餐!”“点餐请扫描桌面二维码。”如今消费者进入餐馆坐定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扫码点餐已经成了大大小小餐馆的“标配”。
注册手机号才能点餐吃面
很多商家在店门前、餐桌处贴上二维码,通过“看排队时长”或“提供优惠”等各种方式,鼓励消费者扫码点餐。在一家烤肉店,扬子晚报记者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后,页面上出现了点餐、预点和外卖等不同的选项,记者选择“点餐”后,随即跳出了微信用户一键注册/快速登录的页面,消费者必须勾选“本人已阅读并同意《会员条款》”。勾选同意后,即可进入正式的点餐页面。
记者又来到一家连锁品牌面馆,每张餐桌上都贴有点餐二维码,旁边还写着“零元入会,免费送券包”。记者扫码操作,点餐小程序要求“申请获取并验证手机号,完成会员信息收集以及用户实名注册”,消费者注册手机号,才可点餐。
从现场来看,消费者似乎已习惯扫码点餐,大多数人会直接坐下,拿出手机进行扫码。一位就餐市民告诉记者,“有的店点餐还得关注该品牌的公众号,经常发送各种营销广告,让人不胜其烦。其实,我扫码点餐,商家只需要知道我的桌号、我点了什么就可以了,没必要掌握我的手机号码、微信昵称、性别等个人信息,也没必要让我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呀。”
食客多直接勾选“已读条款”
扬子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中发现,对于扫码点餐中出现的“本人已阅读并同意《会员条款》”这一环节,大部分扫码的消费者并不会仔细阅读,往往都直接勾选。
记者打开了这家烤肉店的《会员条款》,只见在会员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中写着:在注册会员环节,店家将收集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微信账户信息(包含用户头像、昵称、地区等信息),用于注册会员开卡、识别会员信息等。店方承诺不与第三方主动共享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等。在这家店里,如果消费者对店家个人信息保护不信赖,或者不愿意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收集的,也可以不勾选,可通过线下点单的方式完成服务。
现金可以付,但优惠又没了……
如果不扫码,能顺利点餐吗?扬子晚报记者走进位于新街口的一家中餐馆,表示自己忘带手机了,服务员听后便给记者拿来了纸质菜单,随后帮记者点餐。
记者用餐完毕后使用现金顺利结账,但由于不能使用手机购买平台的优惠套餐,所有菜品只能零点,无法享受到任何折扣优惠。记者在一家奶茶店也发现,虽然扫码点单过程中并不强制用户进行手机号授权注册,但跳过授权环节就无法享受相应优惠。
专家观点 “一老一小”怎么办?餐企要更人性化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接受采访时表示,扫码点餐为餐饮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增添了助力,新技术的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消费者有权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点餐方式,扫码点餐不能成为唯一选择。
于学荣表示,尤其是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孩子等特殊人群,餐饮经营者应更多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服务也要更加人性化,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点餐小程序不应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更不可强制推广,只有扫码点餐与人工菜单点餐相结合,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代表委员有话说
餐馆应避免人为制造“数字鸿沟”
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镜见兴律师事务所主任袁胜寒接受采访时表示,扫码点餐这种看似便捷的点餐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首先,扫码点餐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在扫码点餐的过程中,顾客需要提供手机号码、微信账号等信息进行注册和登录。这些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可能会被第三方获取并用于不法用途。此外,一些不正规的商家可能会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其他企业,导致顾客收到大量的垃圾短信和电话。因此,扫码点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其次,扫码点餐还可能影响顾客的用餐体验。虽然扫码点餐可以节省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但是这种方式却让顾客失去了与服务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传统的点餐方式中,顾客可以通过与服务员的交流了解菜品的特点、口味等信息,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扫码点餐则让顾客失去了这种互动的机会。
此外,扫码点餐可能加剧社会的数字鸿沟。在一些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中,他们往往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无法适应扫码点餐这种新兴的点餐方式。这使得他们在使用扫码点餐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无法享受到这种便捷的服务。加之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还会在APP上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如满减、折扣等,而现场点餐的客人则无法享受,这种情况无疑加剧了社会的数字鸿沟,使得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甚至平等消费的权利都被剥夺。
在袁胜寒看来,人们在享受扫码点餐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潜在的风险,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用餐体验。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强对扫码点餐的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落实个人信息“撤回同意”制度
“为了获取相应的服务,消费者虽然得知商家会获取个人信息,但依然被动选择了扫码点餐。”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汤健渊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今年南京两会,他带来的提案就是“以扫码点餐为例关于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议”。
置身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形成了威胁。 其实,不仅仅是扫码点餐,人们在网上浏览购物、使用某些APP时,总被要求提供一系列信息确定身份,并且如果不接受对方事先设立的条款就无法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极易产生个人信息扩散、外泄,造成信息被过度采集、诱骗采集,甚至侵犯个人隐私,引发网络诈骗、勒索等犯罪行为。
如何守好数据的城池?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汤健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公民信息泄露很多情况下是源于一些商家对信息安全管理不够严格,缺乏底线思维。要加大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对相关APP、小程序等开发者的监管,制定并出台一系列详细的个人信息保护及制约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程序开发者的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方面的规定,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定期对APP、小程序的开发方进行数据安全检查,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是用户信息的直接接触者,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信息保密至关重要。可设立专业的个人信息安全培训课程,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并建立从业人员个人信息安全素质评价机制。
汤健渊还建议落实“撤回同意”制度,明确个人在信息收集和使用过程中的权益,包括同意权和撤回权。当个人同意信息收集和使用后,应允许其在一定时间内撤回同意,停止商家对个人信息的进一步使用,并建立相应的撤回机制和技术支持,确保个人能够方便地行使撤回权,而不会影响撤回前基于个人同意已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
汤健渊表示,商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当消费者选择拒绝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时,商家也应为消费者提供同等的服务,避免出现消费者因想要获得相应的服务而不得不选择授权商家的行为。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