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时习之|未成年人在游戏里充值,家长能追回吗?

发布时间:2024-12-31 04:49:04 来源: sp20241231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网梳理了一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案件,以案释法。

未成年人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背着家长偷偷在游戏里充值,等到家长发现的时候,钱早已落入游戏公司的账户。那么,未成年人在游戏里充值,家长能追回吗?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例显示,9岁的小星使用奶奶孙某的手机,为游戏充值2.9万余元。后经法院调解,孙某与游戏公司达成和解,约定游戏运营商在收到调解书之日起30日内退还游戏充值款2万余元。

案情回顾

2023年1月22日,9岁的小星拿到了奶奶孙某的手机,并下载了某游戏软件,在玩游戏过程中小星多次点击“钻石充值”框,由于孙某的手机微信绑定了社保卡,而该游戏的充值项目无需人脸识别或输入密码,只需依照要求发送验证码就能从社保卡中支付充值款。2023年1月至3月,小星使用奶奶孙某的手机,共计18次为游戏充值,累计充值花费2.9万余元。

3月初,孙某发现自己社保卡中的钱款不翼而飞,并前往银行查询钱款去向,经过银行查询,发现所有钱款流向某游戏公司。于是3月12日,孙某前往派出所报警,经民警调查核实,系小星在玩游戏时点击“钻石充值”时造成的。

孙某及其家人联系游戏公司客服人员反映未成年人充值问题,要求全额退款,但遭拒绝,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孙某主张小星的巨额游戏充值行为与其年龄、理解能力不相适应,游戏公司在游戏充值扣款时验证门槛设置过低,导致小星能够在未经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付费成功,诉请确认孙子小星的消费行为无效,要求游戏公司退还全部充值款。

游戏公司答辩称:虽然案件发生时小星已满8周岁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游戏充值时间跨度有三个月,小星的监护人存在监管责任不到位的情况,需承担相应责任,且所有充值金额已全部被消费完毕,造成了游戏公司的损失。

经由法院调解,向双方释明法理,孙某与游戏公司达成和解,约定游戏运营商在收到调解书之日起30日内退还游戏充值款2万余元。

以案说法

本案中系未成年人为游戏巨额充值引发的纠纷,一定程度上透视出家长对未成年人监护缺乏引导、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同时暴露出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和游戏平台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

法官提醒,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家长应当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密码,防止孩子用来绑定进行大额支付。游戏平台应当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完善主体责任,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和理性消费。(综合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人民法院等整理)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