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3:48:33 来源: sp20241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对于以理工科见长的“双一流”高校,面对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质量、结构与竞争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进一步转变育人理念,紧紧围绕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能力和国际视野,注重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努力打造未来的杰出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
培养学生更加扎实的科学基础。强化数理化基础、夯实学识根基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实践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学生培养方案中高标准开设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基础物理学、基础生命科学等基础课程,通过打牢学生数理化基础,塑造学生面向未来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后续开展科学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学生更加卓越的可迁移能力。组织协调、表达沟通等可迁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其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通识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是涵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可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注重开设通识课程,设立美育中心,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沟通能力。同时,开展大类招生培养、书院制育人,构建以团队为中心的特色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在校内自主组建科研团队,分工协作完成设计、加工、装配、实验等环节,有效锻炼组织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更富激情的创新实践力。打造创新平台、鼓励科研实践是培养塑造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重要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探索了递进式项目制育人体系,开设新生探索、进阶探究、高阶挑战、科学研究等项目,逐步引导学生明确研究兴趣、建构知识体系、选定技术方向、进行持续攻关。开设科研课堂,让学生在科技创新中锻炼实践能力。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式,打造校企双主导科教融汇育人共同体,让学生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锻造真能力。
培养学生更加开放的全球胜任力。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搭建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平台是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务实举措。学校构建了联合培养、交换交流等学生海外学习项目矩阵,多渠道推动学生走出去,增强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
新征程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为己任,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夯实科学基础、涵养人文情怀、打牢工程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2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