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特稿: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十年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28 05:49:46 来源: sp20241128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特稿: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十年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葛晨

埃塞俄比亚人齐纳布·博拉一直记得,小时候尝过一种特殊风味的蜂蜜,“像巧克力一样”。但荒漠化持续扩张,把那份独特的美味,连同许多生活中的美好,封存在他的记忆里。为了寻回曾经的甜蜜,博拉正和中国科研人员一起,努力让绿色回归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

这是一名普通人修复生态、追寻梦想的故事,也是“一带一路”绿色合作联通世界、造福万家的缩影。

十年来,“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奋楫逐浪,持续赋予全球生态治理新动能。

这是2017年10月2日拍摄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总部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余泉 摄)

这是2017年10月2日拍摄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总部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余泉 摄)

携手互鉴,绿色科技焕生机

博拉的家乡埃塞俄比亚的西北面是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沙漠扩张,导致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一些撒哈拉以南国家荒漠化日益严重,旱灾和饥荒频发。

为抵御撒哈拉沙漠南侵,11个撒哈拉以南国家2007年在非洲联盟主导下成立泛非“绿色长城”组织,希望跨国合作建设一条横跨非洲、阻挡世界第一大沙漠侵蚀的防护带。近年来,依托位于肯尼亚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为这一计划提供科技支撑,借鉴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成功经验,助力非洲“绿色长城”建设。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环保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

十年来,以地球为画布,“一带一路”绿色科技合作的画卷铺展开来,日益成熟的合作平台和机制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科技创新谋篇布局。

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水量丰沛,但与水相关的环境挑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水质——清澈的水源不等同于干净的饮用水。中外合作研究发现,该国约三分之一村庄60多万农村人口使用无保护的露天水源,饮水不洁导致肝炎、伤寒和痢疾等疾病高发。

以中国农村地区已有的“净水屋”为基础,中方研究人员因地施策,为吉尔吉斯斯坦定制研发“成套膜技术净化集中供水站”。如今,已有11座这样的“净水站”在吉尔吉斯斯坦建成,为约2万人提供清洁饮用水。

从荒漠化防治到植物研究,从气象监测预警到水源优化利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描绘着一幅幅小而美、惠而实的“工笔画”,为人们建设美丽家园注入绿意和生机。

2023年6月13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中方技术人员向非洲学员介绍荒漠植物。新华社记者周生斌 摄

2023年6月13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中方技术人员向非洲学员介绍荒漠植物。新华社记者周生斌 摄

大道不孤,绿色发展理念聚共识

“每公顷将近5800公斤!”乌兹别克斯坦人谢尔佐德·多纳耶夫兴奋地向中国专家通报今年棉田的好收成。自从用上中国的棉种和技术,他家棉田产量几乎是过去的两倍,而成本、特别是用水量则减少一大半。

对多纳耶夫来说,更看重的是中国节水技术带来的发展前景。许多乌兹别克斯坦棉农的生计,正面临咸海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曾是世界第四大湖的咸海,在过去60年间已缩水超90%。

经过近5年联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共同找到关键因素。双方签订咸海生态治理协议,并建成节水棉田示范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修复咸海生态的治理方案。经测算,如果大面积采用,每年预计节水80亿至100亿立方米,能有效帮助维持咸海湖面面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绿色发展理念始终体现在“一带一路”合作里。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素有“冷都”“风都”之称,多年来致力于建设规模宏大的首都圈生态屏障。为提供技术支持,中方研究人员扎根大风肆虐的盐碱地,引进树种、改造地形,已建成23公顷绿化示范林。

实际操作中,中国研究人员采用降低种树密度的做法,“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功实践在这座示范林被复制:严密测算降雨量、地下水含量和树种耗水量后,降低种树密度却大幅提升防护效益。

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令哈萨克斯坦专家们折服。为学习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大学森林资源与渔猎科学系主任达尼·萨尔谢科娃等专家多次来中国考察。她期待两国绿色合作持续深入发展。

十年来,中国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转变成引领者。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世界,中国的实践探索和科学理念指导为“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打开更广阔前景。

这是2023年9月1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拍摄的一处植物种质资源苗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法尔哈特·图克诺夫 摄)

这是2023年9月1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拍摄的一处植物种质资源苗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法尔哈特·图克诺夫 摄)

和合共生,能源转型共建绿色家园

10月初在比利时举行的2023年世界客车博览会上,60多家来自中国的参展企业带来绿色出行“中国方案”,成为展会焦点。

在欧洲、在拉美、在东南亚,如今在世界各地的街头总会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它们不仅提供低碳、智能出行方式,还极大助力当地物流业减碳。

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0%;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过去十年,中国绿色技术不断发展,并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与各国分享新能源汽车、光伏、水电、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的产品、技术和经验。

从2017年出台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到今年5月发表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再到8月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和金砖峰会,中国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色凸显,各方积极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这是2022年11月8日拍摄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大坝。上马相迪A水电站位于尼泊尔西部勒姆宗县,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1日投入商业运营。该水电站投入运营以来,极大缓解了尼泊尔电力紧缺局面。新华社发(哈里·马哈尔詹 摄)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卡纳特别克·阿布德拉赫马托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联合起来造福子孙后代,而“一带一路”倡议为绿色可持续未来作出大贡献。

这是2022年11月8日拍摄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大坝。上马相迪a水电站位于尼泊尔西部勒姆宗县,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1日投入商业运营。该水电站投入运营以来,极大缓解了尼泊尔电力紧缺局面。新华社发(哈里·马哈尔詹 摄)

这是2022年11月8日拍摄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大坝。上马相迪A水电站位于尼泊尔西部勒姆宗县,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1日投入商业运营。该水电站投入运营以来,极大缓解了尼泊尔电力紧缺局面。新华社发(哈里·马哈尔詹 摄)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体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进步指出方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十年成就举世瞩目,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不竭动力。(参与记者:张家伟、郭雨祺、刘恺、张继业、关建武、李奥)

(责编:艾雯、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