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09:16:10 来源: sp20241227
图①:堰头村中古民居屋檐一角。 图②:堰头村中盛开的月季。 图③:堰头村通坪码头处,游客在瓯江上泛舟。 图④:游客在瓯江上乘坐竹筏漂流。 图⑤:油画作品《瓯江风光》。 图①至图⑤均为丽水市莲都区委宣传部提供 图⑥:俯瞰堰头村。 吴爱玲摄(人民视觉)
树绕村庄,水满堰塘,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有一座古老又迷人的村落,因其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源头,故而得名堰头村。这里是“通济古道”和瓯江水运交通的要津,千百年来,当地村民精心呵护通济堰,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村落展现出独特的新魅力。2016年,堰头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淙淙渠水从古流淌至今,徜徉古村,人们可以漫步于古堰古桥之上,感受岁月留痕的沉淀;亦能流连于古屋古树之间,领略历史文化的韵味;更能沉浸在古村新生之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
——编 者
穿过古老的文昌阁拱形门,便来到了位于瓯江北岸的堰头村。初入古村,但见村头村尾,清水环绕,黛瓦白墙;村后山峦起伏,村前溪流汩汩,与古老的通济堰相连,形成了特有的格局和风貌。
古堰依旧 一线如虹
堰头村的“堰”,即通济堰,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宋元以后多次续建整修。通济堰大坝由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湖塘等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拱形大坝,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于201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通济堰拦水拱坝结构特殊,由多道半圆形小拱坝连接而成,彩虹状圆顶朝着来水方向,丰水期时溪水可沿拱坝圆心向两侧泄流,有效提高了堰坝的抗洪峰能力。坝上流水潺潺,水流通过闸门,沿着堰渠流到下游,灌溉着碧湖平原3万亩良田。
千年古堰是古人敬畏自然、利用自然的见证,这里有完整的生态河川体系、农田水利体系,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历经1500余年的通济堰,至今旧貌依然、功能完备,这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在通济堰一侧的“詹南二司马祠”中,竖立着多块镌刻《通济堰规》的石碑,堰规条目依稀可见。
最早的《通济堰规》由南宋时任处州(今丽水市)知州范成大于1168年所撰。大到管理机构设置、用水分配制度、经费来源及开支,小到入山砍柴时几点上工、几点收工,20条堰规事无巨细,均有涉及。据考证,《通济堰规》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早的古代农田水利法规之一。
除了古老的《通济堰规》,堰头村还留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这座桥位于村东头的通济堰干渠之上,当地人称其为“石函”,俗名“三洞桥”,是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据史料记载,引水桥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后损毁,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重建。
为何要修建这样一座“水上立交桥”?丽水市莲都区水利局总工程师谢琴给出了答案。原来,此处有一山涧名“泉坑”,溪水横贯通济堰渠道,雨季每遇山洪暴发,溪水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泻而下,淤塞渠道,使渠水受阻,影响灌溉效益,因此每年都要动用劳力清淤。石函建成后,“泉坑”里的山溪水得以从桥面上通过,最终流入瓯江的支流松阴溪,而通济堰的渠水则从桥下穿流,从此,防洪、灌溉效益兼得。
古樟环绕 亭亭如盖
翠竹拥簇,古樟环绕,在这个古朴自然的堰头村落,沿古道建有楼阁、路亭、社庙、民居等各式建筑。村中有20多处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古建筑,虽历经百年风雨,但依旧精美,被视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露天展览厅”。
较之百年古宅,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与堰渠共生守护的古樟树,屹立千年,巍峨挺拔。从堰首引水入渠至石函约300米,沿渠两岸栽有10多棵千年古樟,平均树高20多米,枝繁叶茂,遮阴连绵数百米,衬托出通济堰古老静谧的风韵。
古樟树也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希冀。樟,与“章”同音,又有着“文章、崇学”的寓意。因此,人们也总是把樟树视作“栋梁之树”“希望之树”。据村里人介绍,岸边有一棵古樟树,多次遭遇雷击火烧,几近死亡,又奇迹般枯木逢春。这棵古树,树干中空,能容数人,外形老态而又显生机,如同一棵天然盆景,别有一番生趣。几个世纪以来,古樟捍卫着堰堤,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村新生 游人如织
2014年,堰头村与一江之隔的大港头村联合打造的“古堰画乡”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师和其他游客前来写生采风、游览观光。
“20年前,我们村还是环境差、收入低的落后村。当时家家搞养殖,垃圾遍地,夏天时臭味很重。”堰头村党总支书记蓝毅介绍,2005年,堰头村被列为“千万工程”首批整治村,改路、改水、改电……村里开始大建设、大变化,简易灰棚拆除了200余处,坑坑洼洼的道路填补上砖块,浑浊的自来水通过处理装置变得洁净……
从基础设施到村容村貌,堰头村的变化不止这些——曾经,村里的电线犹如杂乱的“蜘蛛网”盘旋在上空,既压抑又不美观。如今,在不破坏古建筑风貌、古道古树等的前提下,堰头村拔掉10多根水泥电线杆,通过“电缆入地”,最终实现“无电线杆”“无空中飞线”,通过“电靓和美乡村”行动,以清洁电力赋能乡村旅游。据统计,全村目前已有32家民宿、农家乐,2023年营业总收入超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4000多元提升到2023年的4.6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6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