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乒乓缘

发布时间:2024-11-23 08:57:32 来源: sp20241123

2月25日下午,澳门科技大学室内体育馆。“2024年澳门科技大学乒乓球贺岁交流友谊赛”火热进行,参赛队员除了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的教授和资深学者外,还有一位特殊参赛队员——中国乒乓球国家队名宿郑敏之。

红色高领毛衣,粉色外套,一双红色的鞋子带动她矫健的步伐,向我们笑盈盈款款走来。一见面,就拉起我的手:“我父亲是中山人,母亲是宁波人,所以粤语、沪语我都会说的。”温润爽朗的话语透着邻家姐姐的亲切温暖。

郑敏之出生于1945年,祖籍广东中山濠头乡。1963年,她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与张燮林合作打败了当时的世界混双冠军——日本选手荻村一智郎和松崎君代。1965年,她与林慧卿、李赫男组成的中国女队3:0战胜日本队,首次捧得考比伦杯;与林慧卿合作的女子双打也获得冠军。作为乒乓球国手和世界冠军,她还有幸全程亲历、参与、见证了中美“乒乓外交”。

郑敏之(右)与李行伟(左)交手过招。主办方供图

郑敏之(右)与李行伟(左)交手过招。主办方供图

“都是过去的事了,没有永远的冠军,它只代表过去。”郑敏之谦虚地说,“我现在做民间体育交流。这一次来澳门,是穿越时空,来见一位老朋友——仅仅一面之交的‘老’朋友。”郑敏之道出其中原委。

上世纪七十年代,郑敏之随中国乒乓球队访美交流时,曾遇到一位勇敢提问的年轻“记者”。“他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才知道,这位小伙子因为热爱乒乓球,不想错过与乒乓球世界冠军交流的机会,想方设法靠近球员休息的地方提问。那时通讯不发达,见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了联系。直到最近机缘巧合,郑敏之偶然得知当年勇敢提问的小伙子就是如今澳门科技大学的校长李行伟,才促成此次澳门之行。

郑敏之(右)与李行伟(左)交流球技。主办方供图

郑敏之(右)与李行伟(左)交流球技。主办方供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昨天我们已经交过手了。”郑敏之笑呵呵地说,“李行伟校长很有基础,打得不错,我会告诉他一些方法,他还能再进步呢!”

人生就是这么神奇,53年前的一面之交,彼此都未曾遗忘。当年,郑敏之26岁,李行伟19岁,交流比赛在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她那时年轻漂亮,英姿飒爽,仿佛浑身上下都闪着光,非常吸引人,真是让人过目难忘。”

到达澳门当天,郑敏之就来到球场,不顾舟车劳顿,下场与10多位澳科大的“乒乓高手”过招,不仅精神抖擞打完所有比赛,还悉心指教每一位对手,大家感激感动之余,都成了郑敏之老师的新晋铁杆粉丝。

此次访澳,主办方在比赛交流之余,特意安排了游览等活动,但郑敏之老师都婉言谢绝了,她说:“只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跟澳科大的体育老师们交流切磋,传授经验技法,通过他们再传授给更多学生,让喜爱乒乓球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得到提高,并从中获得快乐。”

(责编:燕勐、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