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09:15:31 来源: sp20250110
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水运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我国水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水路运输持续较快发展,水运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6月26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我国水路货运量达到93.7亿吨,首次突破90亿吨大关。今年1—5月份,我国水路货运量完成38.6亿吨,同比增长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亿标箱,同比增长8.8%。1—5月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786亿元,同比增长7.2%。
据付绪银介绍,目前,一批水运重大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平陆运河工程累计完成了335亿元,3座大型枢纽均已进入了船闸主体施工阶段;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项目去年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45亿元;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今年正式建成投用,实现了万吨级江海船舶常年直达武汉,有力服务了中部地区的崛起。
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实施了《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联通体系工作,高质量构建现代化港口与航道体系等政策措施。据付绪银介绍,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正在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水运规划和建设,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
付绪银表示,目前,我国智慧港口正在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以及堆场装卸设备等自动化,在码头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创新这些工作在不断推进,我国港口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总体位居国际前列。
渤海之滨,岸线绵延。在河北沧州黄骅港区集装箱码头,汽笛声阵阵,远洋巨轮列队入港,集装箱码头上,桥吊作业有条不紊。向远处眺望,一艘艘运煤船正缓缓向远方驶去。
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也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每天从陕蒙等煤炭主产区发出的150余列重载列车轰鸣而至,来到这个“旅途”中转站。随后,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60余万吨煤炭将在这里全部完成中转,“乘坐”巨型运煤船转运南下。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21座,自动化的干散货码头有28座,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无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运输设备率先投入使用。
以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为例,以前配载一艘船需要4个小时,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用,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条船的配载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以前需要人工驾驶运输车辆,现在已经开始规模运用自动驾驶车辆。
“我国各个港口大力推进码头专业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的作业效率。”付绪银指出,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黄骅港,通过自主创新,港口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作业和现场的无人化作业,装船效率显著提升,辅助作业时间也大幅压缩,现在船舶平均在港时间缩短了2天左右。船舶运行周转效率的提高,为航运企业、港口企业的降本增效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付绪银指出,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智慧港口评价体系,大力推进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智慧化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水运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