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5:49:30 来源: sp20241215
教育是解决诸多全球性和地方性挑战的关键。为保护正在经受日益严峻挑战的地球生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这份文件回应了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呼吁未来教育要注重生态关怀,维护生态正义,倡导生态伦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2019至2021年,UNESCO组建的“教育的未来”委员会广纳不同地域和专业的各方专家意见,最终达成建设生态友好型未来教育的共识,这一集体智慧凝聚在《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中。报告以生态关怀为核心,重新审视并解答了未来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场所等关键问题。
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UNESCO总干事奥德蕾说:“我们迫切需要改变方向,因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地球的未来。”为此,报告提出了一个新社会契约的构想,旨在重构人与人、人与地球乃至科技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未来”委员会主席萨赫勒-沃克·祖德特别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并未充分分享地球的资源,也未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教育,作为贯穿人类一生的组织教学与学习的方式,自古以来就对人类社会变革产生根本性影响。想要铸就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
报告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汇集众智,提供所需的知识、科学及创新之道,以构建基于社会、经济和生态正义的、全民共享的可持续未来。报告指出,长久以来,全球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问题,灌输崇尚竞争的价值观,这不仅削弱人们团结协作的意愿,亦妨碍我们理解彼此及地球的相互依赖性。报告不仅绘制了一幅愿景的蓝图,也发出了一份全球性的邀请,呼吁人们团结一致,通过对话和行动,共同构建一个社会更包容、经济更公平和生态可持续的未来。
要实现未来教育的目标,课程当注重生态学、跨文化及跨学科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批判、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课程应从生态学的视角理解人类,以重新平衡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学内容与目的发生深刻变革,教学法亦应随之而变——教学应围绕合作、协作及团结的核心原则来组织,运用强调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参与式和协作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智力、社会情感能力和道德能力。
以生态为本的未来教育,将生态圈视为学习场所,将自然、人造与虚拟学习场所融为一体,使教育回归自然怀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拓展对学习场所的传统认知,把繁忙的城市街道、宁静的乡村小径、蜿蜒的江河、广袤的湖海、峻峭的山脉、辽阔的原野,乃至任何非人类所独享的角落皆视为可能的学习场所。这种基于地点环境导向、户外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大自然与环境不再是静默的背景,而是转变为学习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对生活与文化的深刻洞察,还赋予他们与大自然亲密交融的难忘体验。亲近自然的体验,将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与触动,使他们对自然产生敬畏与尊重,丰富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生命韧性,为生命成长奠定坚实基石。
对西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
2020年,UNESCO就曾发布《学会与世界共生: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又被称为《2050教育宣言》),强调维护生态正义的新教育范式。其主要撰写者伊维塔·西洛娃指出,西方社会深受二元逻辑的影响,将主体与客体、自然与文化、心灵与肉体、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等诸多领域分隔开来。这种逻辑背后的人类例外论,使人们产生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错觉。
如今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并调整长期以来的西方传统教育模式——它并不是教育的唯一路径,全球各地存在诸多生态友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值得发掘和尝试。人类嵌于生态系统之中,不仅是社会的存在,也是生态的存在。为确保未来的生存与繁荣,我们需要迈向一个基于生态正义的新范式。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成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创者和塑造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个人主义的发展转向集体意识的培养,从“认知外部世界”转为“与万物共成长”,从学习如何控制地球转向学会与地球和谐共存。
为此,UNESCO提出一种生态和谐的替代方案,强调所有地球生命、实体和力量的集体能动性与相互依存性。过去的教育遵循无限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双重逻辑,但这种教育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与工具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生态危机,故需围绕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原则重塑教育,强调集体和共同体的价值与关怀。为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需齐心协力、着眼全球共同利益,打造生态命运共同体,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
报告明确指出,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相辅相成。在后现代学术讨论中,社会正义已逐渐展现生态意识,焦点从人类转向地球上所有生物。社会问题总会牵涉到生态维度,反之,当我们审视生态问题时,亦无法回避社会因素。若我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奢谈其他权与利,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生态正义关乎社会和经济正义,而三者应同步发展。人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我们必须珍惜地球,修补其创伤,建立具有生态关怀的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应超越那些制造隔离与分离、占据主导乃至霸权地位的西方价值观念,迈向更为生态友好的教育模式。
(作者:彭正梅、陈丽莎,分别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和研究生)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