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响起提琴戏

发布时间:2024-12-31 05:06:22 来源: sp20241231

  演员在表演提琴戏《金榜题名》。

  演员在后台化装。

  观众在观看表演。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吴君摄

  夜幕降临,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白霓村百姓广场上,一辆专业的流动舞台车,灯光熠熠。

  舞台上,锣鼓一响,提琴、唢呐齐鸣。随即,伴奏一停,演员踩着急促的步子,带着悠长唱腔登场。提琴戏《金榜题名》拉开帷幕。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演员声情并茂,观众如痴如醉。

  当地人爱看提琴戏。“每逢节庆,都会请提琴戏班来唱上几出。”崇阳县文昌提琴戏剧团团长余亚光说,作为崇阳县的地方戏种,提琴戏已传承百年,是当地老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提琴戏,因以提琴为主奏乐器而得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起源于19世纪末的提琴戏,最初由崇阳县周边的花鼓戏与地方民歌等民间艺术结合,并经不断改良而成。上世纪90年代初,崇阳县乡乡都有剧团,“那时候,一些戏班还被邀请去海外展演。”崇阳县提琴戏协会会长甘万明介绍,自1992年起,崇阳县每两三年就会举办为期1周左右的提琴戏戏剧节。到今年4月,崇阳县已举办了12届提琴戏戏剧节。

  提琴戏的传承发展也曾遇到一些问题。“演员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票友也以中老年人为主,听戏、学戏、唱戏都‘青黄不接’。”崇阳县文旅局局长陈红梅说。

  为此,自2019年起,崇阳县开始探索提琴戏传承发展之路。一方面,紧抓学生的戏曲教育。在崇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提琴戏特色教学,编写了《崇阳提琴戏》乡土教材,“每年开学,我们都会组织提琴戏老师开展戏曲教学,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提琴戏的热爱。”陈红梅说。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剧团培训,提升演员的表演能力。派2到3名老师在全县各提琴戏剧团进行辅导,每年举办1至2期乡剧团骨干演员培训班……“主要是开设身段教学、戏曲音乐理论、提琴戏音乐普及等课程,培养更多优质的提琴戏戏曲人才。”陈红梅说。

  为了让演员能够安心创作,崇阳县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提琴戏中来,近3年复排了经典提琴戏《双合莲》《灯笼记》《赵五娘》等。”崇阳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负责人陈雍泉说,他们还整理了提琴戏剧本80余册、乐谱20余册、相关书籍10余册。

  要加强戏曲复排创新,更要将戏曲送到群众家门口。崇阳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把戏台搭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每年开展送戏下乡150场。2022年,崇阳县“提琴戏下乡”被推选为中宣部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如今,崇阳县有提琴戏专业院团1个、民营院团20多个、专职和半专职提琴戏从业者300人左右,每年演出提琴戏上千场。“下一步,我们将在专业院团、民营院团、民间业余院团间建立互联互动机制,开展线上线下展演及资源共融,培养更多提琴戏演员、创作更多精彩剧目,让乡亲们听上更多更好的提琴戏。”陈红梅说。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13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