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22:15:11 来源: sp20241205
熊丙奇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近日发布的2023年大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该馆全年开馆355天,两名学生全年入馆学习天数达342天,年度借阅图书最多的是人大新闻学院博士生王同学,共外借543册图书。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共有2491个座位,座位预约人次区域最多的是位于一层的报刊区,全年预约人次达117973。该馆2023年总入馆人次为1807088,日均入馆人次5090。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也于近日公布了2023年度图书馆全年数据。数据显示,西北工业大学的仝希同学是2023年借阅图书最多的人,高达876册次;湖北大学的成同学2023年在图书馆学习时长近4000小时。
高校公布图书馆全年大数据,这可以让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全校图书馆使用情况,提高图书馆使用率,也促进大学生用好大学图书馆资源,促进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图书馆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但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与有的大学生“以图书馆为家”相对应,还有少数大学生几乎从来不去图书馆。一项调查显示,只有8.9%的教师和15.7%的学生在本校图书馆借阅书籍。
大学生使用大学图书馆的情况,与大学提供的图书馆服务有关。大学图书馆建设情况,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近年来,一些高校在建设图书馆时,存在应付评估而不是真正发挥图书馆作用的倾向。如热衷把图书馆建设为学校的地标建筑,但不重视给学生创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图书馆距离生活区比较远,而且阅读环境也不友好。
当前,图书馆比较吸引大学生的是考研自习,因此图书馆阅览室是学生去得比较多的地方。这给大学优化图书馆服务的启示是,要以学生为本,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不能只是专注传统的馆藏、借阅功能,而应该把其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综合体,如给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搞学术研讨提供场地,面向大学生提供荐书活动、主题阅读活动。就此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借阅图书多,就充分地使用了图书馆,“借而不读”的情况在高校中还是存在的。
在这方面,高校要发挥学业导师的作用,由学业导师指导学生结合学业发展,制订年度读书计划。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变化,如从纸质阅读转向电子阅读,所以不必强调必须借阅纸质图书,但是,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不能是“快餐化”阅读与“碎片化”阅读。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会停留于“一知半解”,还会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方面,大学图书馆是学生拓宽视野的重要基地。
可以说,大学生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我国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大学课程教学结合图书馆进行,并持续优化图书馆服务,让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图书馆。(北京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