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痛风急性发作应及早清理关节积液

发布时间:2025-01-10 20:57:27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上海4月29日电 (陈静 陈霞琼 肖鑫)痛风,又称痛风性关节病,是一种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而引起的疾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陈辉29日对记者表示,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除了休息制动和药物消炎之外,还应当及早清理关节积液,降低关节内尿酸结晶和炎症因子的浓度,尽最大努力保护关节。

  “痛风反复发作,关节的加速退变就成为必然。”陈辉29日对记者解释,痛风对关节的危害不仅仅是疼痛,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关节破坏。关节内积液含有高浓度的尿酸结晶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导致滑膜水肿、软骨表面缺损的形成,再加上微小痛风石的磨损破坏作用。即使在积液吸收、消炎消肿后,关节内部组织结构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状态。

  陈辉告诉记者,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血液中高水平的尿酸会向关节囊、滑膜囊内大量“转移”,形成尿酸盐结晶,后者刺激机体向关节和滑囊内释放富含大量炎症因子的蛋白液,结果是血液尿酸水平降低到正常值而关节和滑囊出现积液、肿胀和疼痛。痛风影响的部位遍布全身,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指、肘、腕关节亦可受累。随着病程进展,还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部位。

  陈辉分享了一个病例,62岁的张阿伯(化名)多年来饱受痛风折磨,全身多处关节因痛风石堆积已出现肿胀变形。最近他因经历了一次手术,又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得彻夜难寐。陈辉团队为张阿伯制定了关节腔灌洗治疗方案。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们使用细针对张阿伯受累关节腔进行穿刺,再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经过彻底的关节内微针灌洗,张阿伯膝关节、跖趾关节等发作部位的“红肿热痛”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终于睡了个安稳觉。他已顺利出院。

  “目前,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镇痛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病程约2周。对于药物效果不佳或病程明显延长者,不得不选择接受手术治疗:切开皮肤,清理关节和滑囊内的积液和尿酸结晶。这种‘先药物、后手术’序贯治疗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发作早期无法有效减少关节积液和疼痛,在后期又存在手术切口创伤。”陈辉说,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应用,疼痛科发展出一种新疗法——早期关节腔灌洗,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

  陈辉介绍,关节腔灌洗疗法不需切开伤口,而是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细穿刺针进行病变关节腔精准穿刺。成功后先尽量抽出其中的积液,再使用无菌水进行反复冲洗,最后再注入消炎药物,如医用三氧等。

  “这些操作一方面可为关节腔创造一个低炎症的环境,从而减少积液、缩短病程、保护关节;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口服药物的使用量,也就减少了药物的胃肠肝肾损害副作用。”陈辉表示,治疗操作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无疼痛且术后恢复较快。借助超声,隔着皮肤就能精确识别内部解剖结构,实现“一针穿刺到位”并可实时观察冲洗情况。(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