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重要判断背后,这些新趋势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4-11-23 12:48:29 来源: sp20241123

  文/王恩博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高层作出重要判断。

  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哪些积极因素支撑这种良好开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近日举行的经济形势解读会上,专家们捕捉到诸多新趋势与新亮点,涉及消费、新能源、制造业、区域发展等多个重要领域。

  消费正走出“疤痕效应”

  一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七成。中心研究一部主任顾严表示,这一增长主动能呈现“丰”“衣”“足”“实”的新趋势。

  “丰”即消费场景更加丰富,体现了消费供给侧加快恢复。从岁末年初的“尔滨冰雪游”到3月以来的“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式的以“吃”引“游”场景在迭代。这类场景中消费品本身价值量并不高,但产生了数倍至十数倍的乘数效应,特别是对服务消费的带动。一季度,全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高至43.3%。

  “衣”指的是新型衣装消费亮眼。得益于文化赋能,服装类国货“潮品”网络零售额成倍增长;同时,智能化可穿戴装备受到青睐。传统服装消费在向文化与科技双重赋能的新型衣装消费升级中,孕育了新动能。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4%,比人均消费支出快4.1个百分点。

  顾严还注意到,始于“足”下的消费进一步释放,体现消费者对休闲健康的更高追求。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和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都在20%左右。同期,各地平均每周举办三场马拉松赛事,体育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消费恢复较为坚实的“实”字,体现了消费发展的稳健和可持续性。顾严说,消费“报复性增长”转为更稳健的理性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今年前3月逐月提高。消费正从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中走出来。

  新能源汽车有超1.5亿辆增量空间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代表,其在一季度继续表现亮眼。

  中心研究二部主任肖新建关注两大亮点:一是我国新能源电力装机高速增长,绿色低碳电力总量超全国一半,增量贡献超九成;二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4月份前半个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有率超过50%。

  在他看来,中国新能源电力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大。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需求,均为目前装机规模的4至5倍。从替代当前传统燃油汽车一半比例,新能源汽车也有近1.5—1.6亿辆增量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未来增量空间十分巨大。

  不仅如此,全球对绿色发展需求的潜力也相当可观。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年需求将达到8.2亿千瓦,是2022年的约4倍,全球潜在需求巨大。

  制造业现强劲恢复

  作为生产力变革的载体,产业发展也有好消息。

  中心研究三部主任毛科俊给出一系列数据: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一季度制造业强劲恢复,增加值同比增长6.7%。

  毛科俊特别提到,一季度以来,大国重器频频“上新”,如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首航,国内首个“地面空间站”通过验收,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东数西算”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商用。

  与此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季度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分别增长40.6%、26.7%、29.2%。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助力商品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升级发展,催生直播带货、即时零售、智慧物流等新模式新业态,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6%。

  区域增长跑出新速度

  中央多次强调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大块头”们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

  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张燕说,一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达到13.3万亿元,约占全国45%,同比提高0.31个百分点。同期,京津冀、长三角一季度经济总量分别达到2.5万亿元和7.4万亿元,约占全国的8.4%和24.8%,辐射带动作用夯实有力。

  除了领跑的经济大省,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也在加快转型发展。

  张燕表示,一季度,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比全国平均增速快5.1个百分点。吉林以6.5%的增速排名第一,领跑全国。辽宁一季度增速5.4%,已连续5个季度高于全国。中西部地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安徽、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23.4%、21.5%,四川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7%,均远快于全国水平。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