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1:38:17 来源: sp20241215
10月22日,动车从中老铁路橄榄坝站驶出(无人机照片)。 李云生摄(新华社发)
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 张晓亮摄(人民视觉)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文化艺术,这一门世界相通的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之间架起情感桥梁、拉紧人文纽带。
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丰富实践中,有许许多多参与者、贡献者。他们从事各行各业,其中有考古工作者,有非遗传承人,有舞蹈艺术家,有影视译制配音工作者,尽管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但大家都积极投身共建“一带一路”,共同绘出人类文明的今天和未来。
——编 者
中埃开展联合考古
高 伟
经过中埃考古学家5年的携手合作,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逐渐褪去神秘面纱,即将向公众呈现清晰图景。
2018年10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签署。中埃联合考古队随后组建,我们飞越万里来到埃及。当年11月29日正式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队首次在埃及进行考古发掘。
孟图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4世纪。公元1世纪前后,这里开始衰落,直至19世纪化为废墟。上世纪40年代,这里曾有过小规模发掘,但它所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远未被揭示。我们希望在全面获取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神庙区的3D模型,并结合铭文研究、地理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神庙区的平面布局、营建顺序与功能分区等问题进行探索。
这个目标目前基本达到。中方考古队员们运用3D扫描仪、图片扫描仪、全站仪等,为孟图神庙制作了3D模型,得到不同方位的正投影图、平面图,并可根据考古工作进展定期更新,为研究、修复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区分不同的石头材质是埃及考古的第一课。这里到处是来自不同建筑的石块。中方考古队采用统一的石块铭文记录表进行编号、登记和拍照,为项目资料库保存影像资料与信息。埃及修复师对各类石头材质非常熟悉,三两下就配好了相应的黏合剂。经他们之手,因日晒而崩裂的残块得以合而为一,铭文与浮雕再次呈现在眼前。
中埃联合考古队的合作收获满满。比如,我们在整个建筑群里最古老的一片区域清理出一处由大小相同的泥砖铺设的地面,细细一看,每块泥砖上都有一个椭圆形印章印记,经过仔细辨认,居然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名字,由此进一步确定孟图神庙的建造年代不早于距今3400年。这为研究这一区域的早期建筑确立了时间标尺。这些差点错过的印记,仿佛古人故意留下的暗语,为后来者破解谜团提供线索。
2023年4月,中方团队再次前往埃及,主要任务是研究前几个季度出土的陶器,分类绘图。4月,卡尔纳克温度高达40摄氏度。经过连续一周高温的炙烤,见到乌云时竟有久违的亲切感。噼里啪啦的雨点引得埃及同事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出来观看,这也算是繁忙工作中难得的闲暇时刻。
中外合作考古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1月,我们会再赴埃及。完成这一个五年的合作后,我们都希望在下一个周期继续合作。近10年来,中国考古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已在20多个国家开展考古工作。以世界文明的视角认知中华文明的特质和地位,以中华文明的视角观察世界文明之发展,是中国考古人的使命。
(作者为中埃联合考古项目中方成员,本报记者杨雪梅采访整理)
以竹为媒建立友谊
陈云华
“谢谢您,陈老师!”一束竹编仿真玫瑰,是今年教师节我收到的最好礼物。这是几内亚竹藤编织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制作的。我没想到他们在两天之内编出了这么好的玫瑰,着实意外。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几两国在竹藤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今年8月,由国际竹藤中心组织实施的来华援外培训项目“几内亚竹藤编织技术培训班”在四川眉山青神县中国竹艺城开班,共有24名几内亚学员参训。
这一个多月里,每天早上8点,我都要给学员讲半个小时晨课。万事开头难,学习之初,他们光是竹子启篾就学了一周多。培训班就要教给他们真本领,平面竹编、瓷胎竹编、仿真竹编、立体竹编……青神竹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都倾力教授。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大家都以优秀成绩“毕业”了。
青神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青神竹编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以精、巧、奇、绝闻名于世,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开发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竹编家具、仿真竹编等25类3000多种竹产品。
古蜀出川,顺岷江入长江,再从长江出海,青神人用竹编成筐,装运四川的特产,用竹席做成大木船的遮篷。青神很早就与不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合作。
2017年6月,“一带一路”竹艺文化发展联盟在中国竹艺城举行成立大会,我有幸被推选为联盟负责人。联盟成立后,在马来西亚设立了竹编采购联系点,开设竹编培训暨竹文化传播班,开发了马来西亚至眉山的竹编研学路线,推广和销售青神竹编,吸引东南亚居民到眉山开展竹编技艺研学。
不少国家盛产竹,但是竹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借力“一带一路”,我们带着竹子栽培技术、竹编技艺技能走出国门。语言不通,就靠翻译加演示,从使用工具到编织手法一一传授。不久前,我了解到,曾经在埃塞俄比亚培训的学员阿里已经开了自己的竹编工坊,做竹生活用品,还进行竹编培训。我为他感到高兴,他用竹编“编织”自己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青神县不断深化与国外竹资源富集地区的合作,已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建立非遗传习所61个、国外竹艺培训点17个,培训了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人,让竹编成为竹产区人民的致富之源。将来,我们还会继续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青神竹编传得更广。
(作者为青神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本报记者宋豪新采访整理)
传播当代中国真实情况
阿古拉
2014年,中蒙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方承诺5年内向蒙方免费提供25部中国优秀影视剧译作。8年过去了,中蒙影视文化交流合作硕果累累,为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4月,我有幸参与其中,来到蒙古国推进中国影视剧在当地的本土化译配。
在国家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支持下,我们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北京青年》于2015年8月在蒙古国多家电视台首播,深受观众喜爱。2016年10月,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在乌兰巴托成立,开启了中国影视剧本土化译制的新篇章。截至目前,已完成60部影视剧、7部动画片、7部电影、4部纪录片的译制,其中一些经典影视剧在蒙古国主流媒体循环播出。其中,广受欢迎的电视剧《父母爱情》累计播出超70次,创下蒙古国影视剧播出纪录。
根据当地权威收视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在蒙古国的收视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6.7%上升到2019年10月的25%。观众认为,中国影视剧反映了当代中国真实情况,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我们对所有译制影视剧的主题歌进行了翻译,有的甚至重新演绎。《北京青年》《小别离》的主题歌《存在》《样》,成为当地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这些举措使中国的影视剧更容易被当地观众理解、接受和喜爱,提高了中国影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记得在一次中国影视剧推介会上,一位当地观众诚恳地说:“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观看中国电视剧,剧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爱’的阐释,可以给观众很多启示。”随着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草原之声》广播落地蒙古国,制作的《红楼梦》等中国“四大名著”、开设的“跟我学中文”子栏目播出后,收听中国经典文学、学习中文的固定听众明显增多。
做好中国影视剧本土化译制工作,人才队伍是基础。目前,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在当地有一支由25人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团队,在后方,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抽出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后期制作团队,在中国电视剧译制、配音、制作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多业内人士说,我们制作的影视剧不像译制剧,而像原创剧。
多年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特别注重同蒙古国主流媒体开展业务合作,如举办节目合拍、节目赠播、联合采访、合办栏目晚会、赠送设备等活动,积极创新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目前,我们与蒙古国30多家广播电视台建立了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作者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项目运行部主任,本报记者霍文采访整理)
从传统和经典出发
康 琦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敦煌印象”。敦煌莫高窟南区的492个洞窟,几乎每个洞窟都有飞天形象。在这里,胡旋舞、胡腾舞等不同舞种丰富多样。
舞自敦煌来,千里存知音。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博采民间歌舞之长,是目前中国舞剧演出场次、出访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剧目之一。40多年来,这场来自古老丝路的缤纷“花雨”,远播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超500万人次,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喜爱。
作为《丝路花雨》第二十一位“英娘”扮演者,从2014年饰演这个角色至今,我已经演了上百场。令我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潮澎湃的,是当年还是舞蹈学员的自己跟随剧团出国演出《丝路花雨》的场景。当时,现场座无虚席,谢幕时观众席响起长达20分钟的掌声。我们用艺术语言,赢得越来越多国外观众的心,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
文化的内核、艺术的创新,是《丝路花雨》蜚声海内外的“圈粉密码”。敦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古丝绸之路上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故事、善良友爱的恒久情谊,加之剧情的通俗易懂、情节的跌宕起伏,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从敦煌壁画中提炼一招一式的“敦煌舞”,舞出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之美。
这种创造性表现,来自人才的接力。如今,舞台上的“英娘”已经传承到第二十七位,最年轻的扮演者只有24岁。40多年来,一位位创作者以包容开放的艺术态度创新升级作品,为“花雨”注入生命力。
为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满足巡演舞台需要,剧院不仅在1979年版基础上推出2008年版和2016年版两个正式演出版本,还创排了80分钟“旅游版”,每次改进都精益求精。比如,“英娘”反弹琵琶舞姿,从1979年版舞剧中的半跪仰天、垂直背弹到2008年版舞剧中的跪坐、倾斜背弹,造型感更突出、更舒展。
每次演出完,我们总会聚在一起,讨论怎样优化。表演情绪是否到位?舞蹈动作够不够精准?群舞能做到“连睫毛都要整齐”吗……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极致追求,我们对艺术不敢降格以求。正是这份代代相传的艺术匠心,成就了常演常新的《丝路花雨》。也正是一代代敦煌人甘居沙海、守住寂寞,潜心耕耘、悉心呵护,支撑起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的丰富想象。经典的根脉从这里来,艺术的养分从这里来,持久的魅力从这里来。
古老的敦煌艺术正以精彩多元的方式走出石窟、走向世界。我们是《丝路花雨》的演绎者,更是中华文化的青年传承人。未来,我不仅要继续演好《丝路花雨》这部剧,也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舞者,用舞蹈艺术讲好“一带一路”上的故事。
(作者为甘肃省歌舞剧院舞蹈团青年演员,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2日 2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