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选科:我们需要陌生人来指导吗

发布时间:2024-12-24 05:38:47 来源: sp20241224

  为什么文科偏见会长久流行?

  _______________

  最近张雪峰说“所有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又上了热搜,还被80后文学创作者“顾言右”起诉,认为“他的言辞是对文科这一群体进行公然贬低和挑衅,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我个人受到了严重的人格贬低和侮辱”。他索赔1元并要求道歉。

  虽然博主也有蹭流量的嫌疑,不过刚好是年末,也是很多高中生选科的关键时间,张雪峰的话肯定会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至少几位高考填报志愿的老师都跟我说,张雪峰推荐的几个专业,分数涨了不少。

  其实长久以来,人们对文科的偏见甚嚣尘上。且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流传甚广,有人直接认为“文科就是不好找工作”“有钱人家才读文科”或者“成绩不好才选文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先来说说文科在这个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再说说为什么这种偏见会长久流行。

  首先,文科专业如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它们的研究领域广泛而深入,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文明、思想和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不说“文科治国理科强国”这样的宏观视角,单是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人文素养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塑造其精神世界,对一个人的职业成功也扮演着核心竞争力的角色。最近很火的董宇辉就是典型的文科生,当被嘲笑“脸很方”,他在直播间大方回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安慰有外貌焦虑的观众,对这些事情不要太在意。他还引用苏轼的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有无数类似这样让很多人感到很治愈的观点,所以大家不把他的直播间当卖场,而是当成一个学习和提升自我的地方,一个精神交流的地方。这一切其实都源自他丰厚的人文素养。

  其次,从学科融合的视角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行业和职业都需要文科和理科的交融。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编程技能,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科教育的范畴。同样,一个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学知识,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医学和社会学知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文科和理科割裂开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音乐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使我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科技是手段,人文是归宿。只有将科技与人文结合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文理其实没有高低之分,二者术业有专攻,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

  既然文科很重要,为什么张雪峰这种极端言论能引起热议?其实这非常符合人们的认知加工规律:“认知吝啬”。它说的是,人类在长远的进化过程中,有一个保存能量的方式,那就是少用脑细胞。虽然大脑占我们的身体重量的比例并不高,却是全身上下最消耗能量的地方,所以能省则省,这是基因控制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认知吝啬鬼”。但总是很省能量也不行,有些事情就是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周全筹划。所以大脑后来还形成了超越基因控制,虽然能耗大,却是办大事很需要的系统。这就是大脑中的两个系统,一个叫快系统,一个叫慢系统。著名心理学书籍《思考,快与慢》,说的就是这两个系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刻板印象、从众等都是大脑对一个事情快速加工决策的过程,经常造成误判。但快系统也不是总出错,多数情况下它还是对的。比如你去一个陌生的餐馆点餐,不知道选什么好,先看看周围的人都点了什么作为参考,往往是对的。不过,如果你总是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使用快系统就值得警惕了。

  那高中选科,我们应该如何作出判断呢?如果你稍加思考,就能知道高中选科跟未来学生考大学能选的专业和大学紧密相关,而选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大学对人生道路的走向,影响不言而喻。类似人生大事的抉择上,当然要使用慢系统来谨慎分析和思考,而不是听凭网红博主的话就定了自己的终身。这里特别让人感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花了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了一个分数,最后拿这个分数去考虑大学的时候,可能只用了十分钟,甚至都不到。我们去旅行还要花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做个攻略呢,在选择人生方向这种大事上却非常草率。关键是,很多人被带偏,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在使用快系统,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们认为“文科都是服务业,理工科才好找工作”,是认知吝啬在生涯发展领域的具体体现,专业人士叫它“生涯不合理信念”,指的就是对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偏听偏信,未经思考就全盘接受,而这种信念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

  到底要不要选文科?

  你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情况。生涯规划虽然是个复杂工程,但是也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有什么优势?我的兴趣是什么?我未来想要从事哪些专业和职业?如果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现象感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那么文科可能更适合。如果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实验感兴趣,喜欢解决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那么理科可能更适合。确定了方向,再考虑所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在哪些学校有开设?国家对各个行业的政策如何?外界对某些所谓的天坑专业、王牌专业的传言是真的吗?这个专家的观点可信吗?

  所以,洞察自己,了解环境,辩证思维,才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选择上少走弯路,避免掉入“生涯不合理信念”的陷阱。也才能够独立思考,不会轻易迷信某些专家权威、网红人物的观点。当然,这里所说的,自我觉察、独立思考、辩证思维,其实也是人文素养,也是文科。

  高艳 龚俐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