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全国10省12市乡村振兴情况调研

发布时间:2024-11-23 19:08:33 来源: sp20241123

【研究报告】

  编者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它围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全面部署,为广大农民群众送来了新一年的政策“大礼包”。

  过去一年,我国“三农”工作成效如何?新的一年,如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本期特推出研究报告,盘点成绩、提出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并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如何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课题组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对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河北、湖北、广东、陕西、吉林、黑龙江等10省12市过去一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1.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产业兴旺 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做精做优

  粮安稳农,夯实根基保安全。2023年,中央实施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等稳步推进,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得益于价格、补贴、保险等一揽子政策,广大农民种粮有钱挣;因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突出压实责任和强化扶持两手发力,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2023年,我国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等灾害影响,粮食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应充足、库存充实,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产富农,因地制宜促增收。2023年,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2023年,新认定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崔家庄村等395个村镇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上此前十一批,已经认定367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些村镇地域特色鲜明,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全国范围内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特产富农之路上,一些地方用现代经营理念和标准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一些地方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广东茂名挖掘荔枝种植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以荔枝种植园为载体和依托,发展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旅产业。

  科技兴农,绿色农业加速跑。2023年,全国多地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完成新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余份。全年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462万亩。在科技加持下,化肥农药施用持续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处置率分别超过78%、88%、80%。盐碱地的开发潜力相应增大,多地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

  电商助农,激活振兴新动能。2023年,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例如,陕西省扶风县持续加大电商扶持力度,构建起以苹果、猕猴桃、山楂等网红产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格局,2023年1至10月,电商网络销售额累计达3亿元。

  □可感可及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

  补齐短板,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不断提升。2023年,“四好农村路”建设稳步推进,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全国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2.3万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和农村用能清洁低碳转型等任务。2023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超过3亿,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农村在线教育普及率为22.5%,农村在线医疗普及率为22.8%。

  改善民生,公共服务便利度不断提升。医疗方面,2023年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238.4亿元支持脱贫地区所在的22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的导向,让农民群众就医用药更加便利。多地通过“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巡诊、派驻等灵活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依托“三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健康科普行动,持续提高乡村居民健康素养。例如,河北全省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92%以上;对常住人口少、服务需求较小的行政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教育方面,加强了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了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养老方面,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例如,安徽省芜湖市2023年新建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65个,织密老年助餐服务网络。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共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村超”“村BA”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绿色发展,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提升。2023年,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40%,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90%。各地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

  □三治结合 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抓牢党建,强化引领助振兴。根据中组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党的基层组织506.5万个,比上年净增12.9万个。其中,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抓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49万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2.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现任驻村第一书记21.1万名。

  强化底蕴,培育文明迎新风。2023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例如,江西省龙南市建设户外颁证基地、婚俗新风馆,优化婚庆服务,打造“公益红娘”特色品牌。

  多措并举,凝聚力量促发展。2023年,新认定100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00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覆盖面不断扩大,充分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感和凝聚力。例如,湖北省老河口市方营村用“小存折”存储善行义举,兑换物品、换取帮助,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2.全面提升尚存卡点堵点

  从调研的一些省份看,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尽管各地都进行了探索,但主体不强、链条较短、带动能力弱、产业同质化等问题仍局部存在。一是乡村产业主体不强。一些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欠缺,家庭农场缺乏技术支撑。二是乡村产业聚集度不高、规模化不够。由于乡村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加之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不足,限制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聚集。同时,一些乡村产业以农产品和初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三是同质化问题明显。部分乡村特色产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研判分析,缺少品牌培育意识。有的乡村产业未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独特性和吸引力不足。四是乡村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协调机制,产业链各环节间利益分配不均衡。

  在乡村建设方面,目前部分存在着重建设、轻规划,重任务、轻成效,重政绩、轻服务,重表象、轻内涵等问题。一是在乡村规划方面,一些地方采用“城市化再造”模式,忽视了乡村建设本应保持的本土文化连续性、地域独特性。二是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一些地方的农业、住宅建设、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在职责界定、资源配置、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壁垒。三是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乡村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尚待提速,社会参与度仍显不足。

  在乡村治理方面,部分乡村不同程度面临着组织“散”、主体“缺”、意识“淡”、实力“弱”等问题。一是党建引领方面。少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不足,村两委成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对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应用不足。二是治理主体方面。受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制约,一些乡村治理能人数量和质量不足。三是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地区的法治宣传工作浮于表面,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3.以“三个提升”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让农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扭住产业振兴这个乡村全面振兴的“牛鼻子”。一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念好“土特产”三字经。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之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项目;通过打造地方品牌、挖掘传统文化、弘扬民俗风情等方式,彰显乡村独特魅力;引导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及市场竞争力。二是提升产业聚集程度,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等方式,提升产业聚集度,实现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联农带农富农。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政策导向,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

  紧扣和美乡村这个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是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城镇化趋势,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类指导。坚持“开门编规划”,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实际和农民意愿,让农村干部群众懂规划、守规划、用规划。乡村的发展规模要适应农村常住人口变化新形势,以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为依托,协同布局项目、集中建设推进。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地方各部门应有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推进示范村、示范县建设;同时在地市层面总结经验、进行推介,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三是通过发展农家乐、特色小镇、农产品观光基地、农业示范园等形式不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四是坚持量力而行,在建设中持续补齐短板。针对农村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应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针对有些地方农村房屋抗震性差的问题,应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让农民住得安心。五是乡村建设要突出“为农民而建”,探索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物质资料有效供给和基础设施有效管护相结合。

  走好三治融合这条乡村治理有效途径。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办法,切实把矛盾解决于萌芽、化解在基层。二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构筑法治“安全线”。加强乡村普法教育宣传,开展“送法”“讲法”“用法”等活动,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三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好德治“风向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强化村规民约的激励约束功能,赋予德治以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作者: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课题组 执笔:崔宝敏;课题组成员:董嘉伟、茌婉莹、钱俊豪、马兆雯、刘姿涵、郝家文。作者均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