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2:53:53 来源: sp20250110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艺”牵万里 “情”系中非——喀麦隆舞者的中国情缘
新华社记者杨淑君、高尚
秋日的北京,天高云淡。走进京郊昌平区的一处画满墙绘的紫色房子,色彩明艳的非洲舞蹈服装、别具一格的道具装饰、大大小小的非洲鼓随处可见。这里是中国舞蹈编导蒋可钰和她的丈夫西蒙·阿蓓的工作室。
“舞蹈是对生命喜悦的表达。”伴随着音乐鼓点,来自喀麦隆的阿蓓向记者演示舞蹈动作。“重心向下,跟大地去接触,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动力。无论跳哪个舞种,其实都是一种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阿蓓说。
今年41岁的阿蓓从小就与中国结缘,儿时的他对中国功夫“情有独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到中国学习“盖世武功”。2005年,阿蓓遇到了来自中国贵州的蒋可钰。彼时,中国舞蹈编导娜尔斯与蒋可钰通过中喀文化合作项目来到喀麦隆,负责重建喀麦隆国家舞蹈团,并为此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
“现代舞强调用身体表达自己的语言,编舞时较易融入非洲元素,保留非洲文化传统。”蒋可钰说,为了让当地舞者更好地感知身体,她们强调舞者需要巧妙地运用呼吸,而中国的太极是很好的训练及调理方式。
经过选拔,包括阿蓓在内的27名舞者进入喀麦隆国家舞蹈团。通过三年多的精心培养,舞蹈团很多成员都成为有独立编创能力的人才。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约北京”之“非洲之夜”中的舞蹈《黑色是美丽的》《在云的那一端》,就是重建后舞蹈团带来的特别礼物。
一段情,跨越山海,对艺术的热爱超越了语言与地域的界限。舞蹈“牵线”,阿蓓与蒋可钰在非洲大陆相识、相恋,并最终在北京喜结连理。2012年,阿蓓舞团在北京设立分部。此后,两人又开设了非洲舞蹈工作坊,传播非洲文化。
“震颤的灵魂,这是我对非洲舞最直接的感受。”蒋可钰说,自己9岁时就开始跳苗族舞、侗族舞、藏族舞等各种舞蹈,在非洲的舞蹈中找到了小时候跳舞的“印记”。
“中国与非洲相距很远,在文化上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阿蓓看来,非洲“跺脚”舞步从大地上汲取力量,中国佤族、藏族舞蹈中也有类似表达,“去中国云南、新疆等地采风时,看到当地少数民族的舞蹈,会被那种纯粹的情感和喜悦所打动。”
阿蓓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很着迷,会去阅读《老子》,也会学习中国传统乐器,体验非遗。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他得到了很多中国文化的滋养。”蒋可钰说,每接触一个舞蹈项目,阿蓓都会真正地扎下去研究,再进行创作。
今年,阿蓓担任了音乐剧《西湖东坡》的编舞工作,他花了大量时间去了解、研究苏轼当年走过的地方,探寻不同地域文化的根源,并从中取材进行创作。
“我在做这次的编舞时,就好像既在‘山里’又在‘山外’,既在西湖的‘此岸’又在‘彼岸’,有多个视角。”阿蓓告诉记者,苏轼曾经写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他回味无穷。
通过观察在玻璃杯中舒展、旋转的茶叶,阿蓓受到启发,进而在这部剧中编排了茶舞,借以表达自己对东方哲学的思考。
多年来,阿蓓舞团活跃在中非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参演了多台大型演出,成为中非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中国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非洲也有很多这样的地方。”阿蓓说,现在他的很多朋友都很想到中国走走看看,“中国有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这将对非洲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我们一直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项目,在中国传播非洲文化,运用东方智慧帮助非洲年轻艺术家成长,努力搭建中非文化交流借鉴的桥梁。”蒋可钰说。
“每个人都是舞者。”在阿蓓眼中,文化是留在人们心灵中的痕迹,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双方的文化真正互相融入,就会建立一种美丽的连接,而这种连接是不容易被打破的。”
秋日暖阳下,阿蓓敲响非洲鼓,欢快的节奏中,中非文化交流的舞步从未停歇……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