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9:31:22 来源: sp20241127
一个作战类专业的转型之路
■本报记者 朱柏妍 通讯员 吴 曦 乔金阳
方 向
“能力需求画像”连接战场课堂
那是一个让宋敏难以释怀的夏天——
作战指挥大厅内气氛紧张,复杂的空中态势呈现在一台台屏幕上,各席位上的参谋人员有序完成作业,唯独引导员和飞行员之间的沟通配合屡屡出现问题。
演练结束后,宋敏与双方都进行了深入沟通,终于找出问题关键——此次演练紧跟空军转型步伐,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军事训练大纲进行,与过去相比,无论是飞行员和引导员之间的关系,还是指挥引导的理念,甚至于沟通交流时使用的语言体系,都发生了转变。
“再不做出改变,我们培养出的学员,毕业即被淘汰。”从演训场回来,作为空军工程大学某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宋敏第一时间召集团队成员,集中探讨在此次跟训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部队装备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作战理念的更新也不断提速。作为筹划和控制空中战斗行动、直接应用于备战打仗的作战类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又如何培养出能适应未来战场需要的人才?
为了寻求答案,宋敏和团队深入部队一线,做了大量调研。最终,他们锚定了方向——依托毕业学员第一任职岗位,绘制出覆盖基础能力和专业任职能力的“能力需求画像”。
今天,走进该团队成员的办公室,墙上最瞩目位置悬挂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撑图”,便是基于“能力需求画像”制订演化而来。
红蓝黄绿等不同色块,分别对应决策、逻辑、筹划、应变等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一条条连线与箭头,串联起不同课程之间的能力培养衔接链。
“在旧的课程体系里,有许多重复点和断点。”宋敏站在颜色丰富的图表前,手指顺着箭头的方向划过一节节有承接关联的课程,语气中满是自豪:“依照能力需求一一对应着制订培养方案,解决了过去能力覆盖不全面、开课顺序不合理、衔接不顺畅等种种难题。”
去年夏天,该团队三分之一的教员利用暑假时间前往部队和任务一线继续开展相关调研,同任务部队官兵一起参与训练,继续梳理岗位能力需求新变化,调整完善人才培养的设计图。
“奖项肯定的不仅是某个节点上的动态结果,更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势。”目前,该团队主导的第三版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进入论证修改阶段,对于团队步履不停的状态,宋敏给出这样的回答。
加 速
从“机械臂”到“工程师”的进化
空军某基地,一场多机型对抗训练后的复盘研讨会正在进行。
作为院校跟训专家组成员,空军工程大学教员屈虹惊讶地发现,登台发言的引导员代表,是自己前年才毕业的学生赵政。
讲台上,赵政结合自身参与空中对抗的实践经验,分享对指挥引导基本程序优化方面的思考见解。看着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的“得意门生”,屈虹不禁回想起5年前,自己第一次跟训并参加交流活动时的场景——
那时,参训飞行员已经开始依照新大纲进行训练,某专业战位人员跟不上节奏,只能人手一份“脚本”,每当飞机飞到相应地点,便按照“脚本”机械地下指令。
到了复盘分享阶段,屈虹作为某专业的专家,却像一个“门外汉”,只能看热闹。一些飞行员口中提到的作战理念和指挥控制简语,她甚至是第一次接触。
“不能满足于培养‘流水线’上能顺利完成工作的‘机械臂’。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懂得机理、甚至能设计出整个‘流水线’的‘工程师’!”回到学校,屈虹和团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专业改革重塑,教学内容上的进化升级必须重视起来。
兼任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的王瑛,在教授自己所负责的课程之余,经常出现在其他教员的课堂上。尽管只是抽听抽看,王瑛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最近几年课堂上发生的新变化。
“教员们在战训机理上下的功夫越来越多,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完备,教学内容堪称日新月异。”在王瑛的听课记录本里,每次出现的新内容都被她重点标注。其中,某专业在最近5年时间里,新增了9门与新装备、新战法、新理论相关的专业课程,编修更新了13本专业教材。
就在教材、教案、讲义不断更新迭代的同时,三尺讲台上的“教员面孔”也变得丰富起来。一线指挥员、高级军士技师、不同军种航空兵部队的飞行员、民航专家……这些“编外教员”在带来最新鲜经验的同时,也用更加多元的视角,为坐在课堂里的学员们不断拓宽知识体系的外延。
去年春天,新一批参加任职培训的一线引导员走进专业课堂。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教学评价表上写满了积极评价。
一名来自空军航空兵部队、曾在引导员岗位任职超过10年的学员坦言,本以为只是“镀镀金”,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竟把过往工作中浮于表面的经验式操作都用理论框架串联了起来。不少过去只知其然的问题,在培训后亦知其所以然了。
学院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调查的报告中显示,90%以上毕业学员在3个月内顺利上岗,80%的毕业学员已经参与执行过大项任务。让教员们更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毕业学员到一线任职后依旧保持对战法理论研究的热情,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研战研训的“排头兵”。
冲 锋
坚定眺望与引领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底,一场岗位练兵比武在空军某基地展开。由空军工程大学某教学团队研发的“流程优化与仿真验证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课目中。
作为专家组成员,李全胜全程跟随观摩。几天下来,他给参加比武的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总是拿着笔记本,几乎一刻不停地记录着演练中各种细节……
“有时你觉得已经很完备了,但等到了部队,就发现又有了新变化,需要继续更新,脚步是停不下来的。”李全胜说,从团队成员们第一次下定决心,要研发一套符合空军组训模式和实际情况的指挥引导基本程序,至今已经过去5年。其间,这个基本程序仅迭代级的大版本更新就超过10次,目前依旧在不断地被修改、完善。
这个凝聚了团队心血的程序也不负众望,不仅实现了飞行员与引导员、不同军兵种和不同机型引导员之间的“同文”,更涵盖了指挥引导的最新战训理念,与未来战场不断趋近“同轨”。
“未来战场”——每次召开教学形势分析会,这个词都被反复提及。在学院领导看来,院校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跟上部队的步伐,更要勇于冲锋,拥有引领部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自专业转型以来,教员们的目光不断延伸,步伐也越来越坚定——办公桌上,有关前沿探索的书籍越堆越多;课堂中,一些尚未在部队出现的概念开始被提及探讨;研究室里,新的“萌芽”正不断生发、日新月异……
教员李昉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某战术概念在2021年被正式加入训练大纲,但早在2018年时就已经出现在新修订的教案里、出现在课堂的小组讨论中。
在宋敏看来,眺望本就是向前加速冲锋的第一步。
教育部公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时,这个荣获一等奖的团队还全员聚集在实验室里,为当年的本科学员毕业综合演练做着细致的筹备。
这是他们首次尝试在毕业综合演练中把空中作战指挥控制的完整链条贯穿推演全过程,也是首次尝试把实装尚难实现的未来战场典型作战场景作为想定背景。
直至午休铃声响起,团队成员们才走出实验室。宋敏得知喜讯时,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专业建设没有止境,要想不负过往,唯有保持冲锋。”
锐视点
倾力打造实战化教学改革“升级版”
■邬长银
院校同部队对接越精准,课堂同战场衔接越紧密,培养的人才越对路子。军事人才培养只有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深度融入、精准对接一线部队战训实际,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岗位需求。
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是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指挥棒、“牛鼻子”,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总纲目。推进实战化教学要以任务需求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能力需求为主线,把部队满不满意、打仗行不行,作为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未来战争特点,聚焦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超前研究论证部队岗位需求,提炼形成胜任岗位的核心能力清单,明确每个岗位人员属性、专业领域、发展去向等规范,优化组合搭建实战课程体系,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标准。
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决定院校内涵发展质量。要紧贴使命任务、紧贴未来战场、紧贴部队实际,做到仗怎么打就怎么教,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要以实战化训练、战场需要为导向,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动态编修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的教材体系,及时将作战训练、演习演练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引入课堂,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贴近未来战争要求。
创新训战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推进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推进实战化教学需在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上向实战靠拢,推开实案化教学、嵌入式教学、对抗性教学,使课堂教学散发出浓浓“战味”。通过设置敌情背景、改变战场环境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等方式,把课堂训练以“实战对抗”形态引入情景训练中,增强训练的实战氛围。将最前沿的战训演练实案及时融入教案、带进课堂,采用角色设定、分组演练、闭环反馈、多元评价的组训方式。将一线部队实装同步列装实验室,实现部队一线装备到课堂训练装备的迁移、部队作战任务向课堂教学内容的分解、实际作战流程向课堂教学流程的转化。
教之本在师,名师必晓于实战。教员是办学育人的支柱、院校发展的脊梁、军事人才的酵母。教员若不知战练战、教战研战,就难以传战争之道、授战胜之技、解打赢之惑,推进实战化教学必须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练于实战、研于实战、教于实战的专业教员队伍。要大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之风,积极回应一线部队的诉求关切,帮助部队解决实战实训难题,不断提高服务部队的能力。常态化组织教员参加重大演训活动,赴指挥机构、一线部队代职交流,编入指挥机构、走上指挥岗位,才能在聚焦实战的课堂中引导学员淬火成钢、走向战场。
胜战必先育才。一流的课程才能支撑起一流教育、培养出一流人才。打通院校与部队的通途,倾力打造实战教学改革“升级版”,才能推动军队院校教学向实战靠拢、向打仗聚焦。(解放军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