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的“绿野仙踪”

发布时间:2024-11-14 08:14:12 来源: sp20241114

  文贤继在米埔自然保护区介绍候鸟迁徙路线。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茂密的红树林尽头是一片辽阔的海湾,成千上万只鸟儿在海面徘徊。日落时分,海潮上涨,鸟儿集结高飞,天空现出道道“鸟浪”。

  位于香港西北的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是候鸟的“冬日旅店”。这座繁华都市在此展现出另一面:一个生机勃勃的“绿野仙踪”。

  

  米埔自然保护区共380公顷,1995年和周围湿地一同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拥有众多珍稀动植物,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特别因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途而成为鸟儿的重要补给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的全球第三大栖息地,还吸引来黄胸鹀、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全球极危濒危易危鸟类。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米埔保护区及迁飞路线保育项目总监文贤继介绍,为了让鸟儿住得舒适,米埔团队采用“主动管理”。“就是按需营造环境,它们来吃饭、溜达、休息,我们就为它们打造餐厅、客厅、卧室。”

  以“明星顾客”珍稀濒危鸟类黑脸琵鹭为例,针对它的习性,团队每年9月起割除堤坝的草木,保持休憩地开阔;每年4月起把水位升高以控制芦苇生长,10月起再逐渐降低水位,创造适宜的觅食地……保育员们有点像鸟儿的专属建筑师:每到夏天,开着推土机进行各种“硬装”;冬天“顾客”入住后,就定期除草修树,维护“软装”。

  在科学管护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来米埔过冬的鸟类由一万多只增至五六万只,高峰时曾有近十万只。

  “我们不仅保护自然,也保护文化,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文贤继介绍,上世纪初,有农民开始在米埔种植咸水稻,并用水牛协助耕作,40年代起有渔民在湿地修筑堤坝,形成基围,养殖鱼虾。原住民后来逐渐转行,水田和基围荒废。

  借鉴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传统经验,米埔团队“聘请”12头水牛“割草员”,负责将水草吃到适宜鸟类的高度,还重新栽种了约1公顷稻田。水牛、水稻会引来共生物种,拓展生境的多样性。渔民的古老智慧也传承下来用以管护湿地:基围与大海连通处设有水闸,利用潮水涨落调控水位。作为全球少数保留基围传统的地方,米埔现有20余个基围,其中5个仍在养殖基围虾,不过如今食客是鸟儿。

  除了虾、牛和420余种鸟,米埔还有水獭、豹猫等34种哺乳动物、8种两栖动物、22种爬行动物、105种蝴蝶及100余公顷红树林,万物共生。

  20多年前,文贤继初次来到米埔,体会到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乐趣,便毅然加入保育团队。目前米埔团队共20余人,负责生境管理、设施维护、监测研究等事项,工作时间依照自然节律,有人早上五六点钟来监测鸟类,有人等到午夜落潮时开闸换水再收工。

  科普教育也是米埔团队的重要工作内容。每年有3万多人次访客经预约到访参观米埔自然保护区,有鸟类和摄影爱好者,有想要了解生态环境知识的公众,还有来观摩学习的海内外其他湿地的管理人员。

  近年来,保护区内架设起许多讲解展示装置,还建有17间观鸟屋及许多无障碍栈道。在香港特区政府支持下,智慧湿地项目也在建设中。访客中心内,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气象、水位等数据及各处摄像头传回的监控画面。“希望把米埔的经验分享出去。”文贤继说,守护候鸟栖息地需要全世界携手合力。

  米埔毗邻的香港后海湾,也叫深圳湾,港深两地长期合作保护湿地。“你看那只鸟,可能在深圳福田刚吃过饭,来米埔休息。”文贤继笑说。此岸的绿树丛中,一只白羽的黑嘴鸥飞起,背景是彼岸斑斓的城市天际线。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褚萌萌)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