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

发布时间:2024-11-25 13:14:11 来源: sp20241125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5周年,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取得积极成效。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约12%的生产总值。“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4年高居全球第二位。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高效快捷的通关措施让大湾区实现“一小时生活圈”。中央各部门和粤港澳三地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港澳青年在大湾区的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等诸多方面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全过程的政策保障。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将深入推进,为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带来更多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湾区要完善有利于港澳居民在珠三角9市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扩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空间,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鼓励港澳青年到广东省实习就业。2021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港澳办共同出台《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聚焦强化政策协同、服务协同、资源协同,完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支持体系。2022年4月广东省印发《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对支持和保障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明确和细化。香港特区政府于2021年2月和2023年3月先后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试行计划和正式计划,支持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发展。澳门特区政府也于2022年5月推出“澳门青年实习计划”,鼓励澳门青年在珠海、广州等大湾区城市进行实习交流。此外,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先后出台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系列政策。

  按照主题,系列政策可分为教育、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三类。在办学方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指出要在前海合作区引进港澳及国际知名大学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建设港澳青年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强调稳步推进粤港澳教育合作,实现教育、创新、创业联动和就学就业互促。在奖励资助方面,内地和港澳特区政府均设置支持港澳青年来粤学习的奖学金;向香港高校学生或青年开放申请内地奖项。这些政策措施为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更多机会。就业创业保障是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发展的平台依托。对在大湾区工作的港澳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并免征补贴的个人所得税。在职业资格方面,建立港澳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支持港澳专业人才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医疗、建筑、律师、注册会计师、社会工作者、专利代理专业人才来粤从事专业服务。社会服务保障是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居住方面,各地市政府为港澳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住房补贴等,广东省对具备购房能力及符合购房条件的港澳青年,支持其购买商品住房。

  大湾区已经形成全过程、全链条式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大湾区内地城市及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引导港澳青年到各类企业就业,并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加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报名参加。充分调动大湾区企业、职业培训机构等优质培训资源积极性,为有培训需求的港澳青年提供高质量技能培训。依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职业指导力量,并引入一批在大湾区就业的港澳籍人士担任职场导师,为港澳青年提供精细化指导。截至2023年,广东已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7家,累计孵化港澳项目4802个。广东省出台全链条式的服务政策,为入孵项目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搭建“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全过程服务体系。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港澳青年在大湾区的发展获得了充分保障。广东已有43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本科生资格,16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研究生资格,就读的港澳学生已超过1万人。截至2022年,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大湾区内地城市多个行业对港澳青年开放,公共管理部门和专业单位也为港澳青年提供岗位。站在5周年的新起点上,大湾区必将为港澳青年构建更丰富发展场景。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经济日报)

  韩克芳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