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3:07:22 来源: sp20250110
良渚莫角山遗址(局部)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1936年,深秋——
杭州北郊一片水草丰茂的旷野上,年轻的考古人施昕更蹲在地上翻找着。几片黑色有光的陶片吸引了他。这是良渚文化在五千多年后散射出的第一道光。
2003年,盛夏——
同样是这片旷野,已历经半个多世纪考古发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这里,留下殷切嘱托。必须保护好良渚遗址!这个理念在越来越多的浙江人心中生长起来。
2019年,依然是夏日——
里海之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木槌落下,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壮阔的文明长河,必有源头;伟大的民族,必有根与魂。
良渚,正是闪烁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坐标,昭示中华文化悠久的来路。
2019年7月6日,杭州市民挥舞国旗庆祝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记者 吴煌 倪雁强 摄
良渚始终牵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良渚见证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明,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文脉贯通,斯文在兹。新时代中华大地呈现出“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文化自信的根基进一步夯实。
今天,我们重回良渚,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意蕴,探寻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时代价值与思想伟力。
廓清迷雾
深秋的良渚,芦花婆娑,稻浪翻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五千年前的景象。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内劳作的先民雕塑。在熹微的晨光中,良渚先民似乎迎来了重生,正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古老而辉煌的神王之国。
然而,若将时间回拨20多年,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本世纪初,中国经济跨越式大发展,浙江的城市化进程驶入“快车道”,良渚却因此面临一段频遭破坏的高危期。
当时良渚已发掘出反山王陵、瑶山祭坛、莫角山宫殿区等重要遗址点,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关键地位不断显现。但忧虑同样近在眼前:孕育良渚文化的天目山脉优质石材丰富,群众增收、区域经济发展,都看中开矿采石这条路。
开矿就要炸山,炸山就很有可能毁坏遗址。良渚,成了文化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短兵相接”的战场。
要消散这战场上的硝烟,需要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明确地给出回答。他说:“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与经济发展交融贯通、相得益彰,影响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他还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良渚的命运迎来转机。
2003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来到良渚。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一间小会议室里,习近平同志认真观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留下嘱托——“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一字一句,如重锤敲打着与会者的心。
就在习近平同志到良渚调研2天前,在一场多地多部门参加的协调会上,还发生了火药味十足的争吵。
“我们村没别的产业,关矿了老百姓怎么办?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德清县一名干部激动地说。
良渚遗址并不只分布在余杭良渚。位于德清县三合乡康介山村的羊尾巴山遗址也在良渚遗址文保区域内,与余杭辖区仅一溪之隔。
“你看余杭区的矿都关了呀!”另一位参会者据理力争。
“余杭关余杭的,关德清什么事?安置老百姓的钱、产业转移的一大笔钱谁出?余杭出?”
会议陷入僵局,不欢而散。
在良渚文化博物馆的会议室里,与会者把这些情况向习近平同志和盘托出:“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
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明天,就去湖州。”
在他亲自协调石矿场关停事宜后不久,德清的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
此后,余杭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从新城区土地出让毛收入中拿出10%反哺良渚遗址保护,每年还安排资金鼓励各村(社区)开展遗址保护;已经开工的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工程,为绕开良渚古城遗址,前后绕行6公里,多花费近3亿元;老104国道良渚古城遗址段永久关闭……
青山绕水,遗址重生。
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往事重提:“对良渚的保护是舍了本的,在这个地方不能再搞建设了。”
文化遗址重要,但究竟有多重要?当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和历史文化保护摆到一起,廓清迷雾不仅仅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智慧,更需要深厚广阔的文化观。
在习近平同志的支持和指引下,文物考古部门和地方政府终于达成了共识:纵使千难万难,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良渚遗址保护!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入口。记者 董旭明 摄
认清来路
今天,施昕更那份《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依旧静静躺在良渚博物院第一展厅的玻璃柜里,卷首语下的“谨以此书纪念我的故乡”,真挚动人。
故乡,始终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那么,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找到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忘记。
“我作为国家主席,有一些老前辈就跟我讲,作为中国的领导人要干什么呢,就是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还应该在你们手里传承下去。”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时如是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文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良渚遗址的保护传承,随着全社会文化观念的改变,逐步走上了正轨。
新的守护者不断成长。现居港南村的康烈华,曾把自己精心收藏的60多件良渚石器、陶器捐给当地文保部门,被称为“余杭体制外保护良渚文化第一人”。2006年,他的大儿子康宏果经审批后在自家竹园地建房,从墙基边缘西南角挖出了4个圆饼状的东西,主动上报。随后,大量的玉璧、玉琮、玉镯等文物出土。
新的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洛阳铲下,一个个恢弘的发现惊艳世界——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被发现,面积达300万平方米;2009年至2015年,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
良渚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尽管如此,此时良渚遗址的价值与知名度依然未能出圈。
在学术界,良渚古城被发现后,有专家学者公开质疑考古成果。有人认为,良渚发现的并非古城,判断城墙年代的证据并不充分,甚至有学界专家公开指出,良渚古城不能成立。
走出学术圈,人们对良渚文化更是陌生。北京来考察的同志将其听成“梁祝文化”;不少人把玉琮的“琮”误读成“宗”……
从学术印证,到大众认知,良渚文化的研究与普及之路征途漫漫。
夯实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彰显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的源流,良渚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是一道必答题——迫在眉睫的必答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曾在上世纪80年代赴日本进修,当时,他痛心地发现:日本出版的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几乎都以殷墟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缺乏事实根据。
五千年文明,在等待一个实证。各界有识之士达成共识: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012年,良渚申遗实质性启动。2013年,《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
一直以来,西方考古界都以“冶金术、文字、城市”三要素作为文明标准。
属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坐标在哪里?找不到青铜器的良渚,是否是一个能够被全世界认可的文明?当时,大部分人心中没有底。
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良渚申遗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遵循。
那是在2016年6月13日,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联名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建议》。信中写道:“我们已在考古文博界工作了六七十年,今天写信给您是为了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
同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考古学研究是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学术基础。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当时,世界各国申遗排期很满,良渚这个“中国故事”如此重要,正因为良渚申遗不只是为了单个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更重要的是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正名立身!
考古专家有信心,地方政府有决心,人民群众有恒心。3年后,良渚申遗成功,自此,“上下五千年”有据可查。
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而漫长的“寻根”之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组发布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这份中国标准,正是基于以良渚为代表的样本而作。”王巍说。
进入后申遗时代的良渚考古,未解的谜题还有许多。持续推进的跨学科联合、跨地区联动研究工作疾步稳行。
2023年11月29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宣布了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新进展,揭示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不断成熟的演进过程。中华民族的来时之路日益清晰。
良渚博物院外景。图源良渚古城微信公众号
古今融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深邃体认。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良渚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担当新使命。
2008年10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刚刚落成并对外开放的良渚博物院时,勉励良渚博物院未来要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
如今,在更大的视野下,良渚博物院肩负使命,走的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这里有被观众盛赞“精准”的英文导览。翻译团队成员无不兼具外语和考古双重专业背景,为了一字一句更加精确,团队整整“争论”了一年。仅针对修改展板文字与标点,就开了不下200次会议。
在这样一字一句的“较真”下,良渚博物院的展陈,不再只是装在玻璃罩子里的文物,而成为身边的一个个故事、一次次思考。小众的考古学文化,实现了大众传播。
在常设良渚文化主题之外,布置也有了更宏阔的展陈内容——
2022年,良渚博物院迎来新院长——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的徐天进。他入职后的第一个大展“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便是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的170余件(组)文物,和良渚玉器“对话”。
精品展上,两件形制极其相似的玉琮同框出现在世人面前:一件出土于良渚瑶山遗址,一件出土于西周晋侯墓。两者埋藏时代虽相隔2000多年,出土地点也不同,但经科学鉴定,它们都产自良渚时代——良渚玉器的影响跨越了时空。
如何展示一个现代的良渚?
拿瑶山遗址来说,1987年挖掘后30多年不曾动土,所以周围的植被非常杂乱,遗址一度被遮蔽。要恢复瑶山祭坛的本来面貌,就需要清理植被、绿化和修路。上瑶山的路怎么修,两边应该种什么?有人认为应该种麦冬,能让路形清晰、路面整洁;也有人认为应该种草,到一定时候,草垂到路面上,能自然地让路隐于环境之中,衍生一种辽远的思韵。最终,施工方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北边铺草,自然生长;西边铺麦冬,路面干净。如今人们来到瑶山遗址,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和谐共生的画面历历在目。
一处处绿化、一个个细节,都是人们理解良渚文化、中华文明的一块块拼图。
游客在良渚博物院观看玉璧。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再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4年来,不断探索创新文化遗产活态利用的有效路径。公园的考古天地,正是“小小考古学家”的乐园。从布探方、铲边、刮面,到清理遗迹、照相记录……青少年们亲手拨开沙土,寻觅时间隐藏的秘密。“小小考古学家”在社教专员的带领下,找到了沙坑中布置好的探方,手里拿着小铲子,兴奋地喊道:“我要挖一个宝物出来!”他们模拟着考古发掘的步骤,用铲子挖开沙子,一丝不苟,沙土被翻起,每一铲都带着期待。
依靠日渐丰富的文旅业态、数字科技的持续赋能、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成为一座可观、可感、可体验的“露天博物馆”,每年有上百万人次访客到访,不断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金名片。
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家乡。良渚古城遗址的大部分土地都在原大观山果园范围,原来的厂房就变成了服务点,有200多位当地群众拆迁转岗后仍留在公园内工作。他们为遗址保护作出了牺牲,又有了新的获得感。有一个年轻人在公园里开电瓶车,被称为“电瓶车司机中的秀才”,因为会讲老家的故事,讲遗址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应对各种问题,他的讲解特别受欢迎。
2019年9月1日,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收到的新课本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上新”。
整整一页的篇幅,介绍和阐述了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清楚说明“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从余杭区自用的校本教材到全国统一的课本,从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到中华文明起源……而今,被国际认可的良渚遗址价值,终于随着统编教科书,传遍全中国的校园。
交流互鉴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蓬勃生长,在交流互鉴中携手共进,深刻影响世界文明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运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窗口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成功采集。记者 吕之遥 摄
亚运舞台上,哪个文化符号将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人们对此充满期待。
60后知名大型演出导演沙晓岚,是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85后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文,是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者。两个不同经历、不同代际的人,选中了同一个元素:良渚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昭昭标识。
从良渚文化那辽阔的城池、惊人的水利系统、大型粮仓遗迹以及出土的精致玉器中,他们追溯到中国人勤劳、团结、勇敢、智慧、温润、包容的精神源头。
2019年4月,杭州亚运会面向全球征集吉祥物。7月,张文团队提交设计稿;几天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紧接着,他们的设计顺利入围。2020年4月,吉祥物形象正式官宣,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琮琮”走进千家万户。张文认为,“琮琮”正是这份设计胜出的重要加分项。
开幕式上瑶山祭坛浮现的倒计时,巨大的玉鸟俯冲掠过金色稻田,礼器玉琮化作大鼓隆隆迎宾;还有玉琮元素的火炬和奖牌、良渚古城遗址的亚运火种采火点……越来越多人透过亚运之窗,走近良渚,了解中国。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闭幕式上,吉祥物飞飞幻化回良渚玉鸟的模样,盘旋于夜色之中。记者 倪雁强 董旭明 摄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尼日利亚记者英纳森·菲娜·奥多读懂了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链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现在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和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在良渚博物院,美国人麦安琪成了志愿者讲解员。她用英语生动讲述着,“希望各国游客能感受到良渚的魅力、中国的悠久。”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何以良渚?历史之问有了答案。从玉琮、玉璧,到古城、水利系统,五千多年前的繁华再次被看见,民族的生命与文化的荣光愈发璀璨。
何以中国?时代之问有了答案。悠悠五千年文明,拼上了极为重要的一块拼图。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不断发展的精神脉络绵延不断。
何以文明?世界之问有了答案。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曾经的良渚,是一块遗迹;今天的良渚,是中华民族之精神坐标;明天的良渚,将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举办“良渚论坛”,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与努力,昭示着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2月3日,“良渚论坛”召开,来自全球的300余位嘉宾齐聚杭州良渚。“良渚论坛”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包括已举行的以“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和以“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艺术家分论坛,还包括“艺汇丝路”访华采风作品展等活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共融共荣、携手前行。
相信,“良渚论坛”必将成为一张“国家名片”,乃至揭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世界名片”。在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现代中国,我们看见,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我们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越加扎实牢固。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陆遥 严粒粒
(责编:宋心蕊、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