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8:38:00 来源: sp20241124
据水利部消息,9月3日19时36分,西辽河干流水头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城区现有的水面相衔接,实现总办窝堡枢纽以下71公里河道过流,标志着西辽河汛期水流贯通调度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断流26年后,西辽河水再次进入通辽市城区,与城区段景观水系相“拥”,涓涓流水给沿岸城市带来新的生机与灵气。
中华文明之源,文化之河脉动千年
孕育千年文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在此发源。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成果,西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之一,成为继黄河、长江之后的第三条“母亲河”。
滋润万里沃土。西辽河流域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是衔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三角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2023年内蒙古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实现“双增”,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六位,2024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二十一连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十年来,受降雨减少和流域经济社会、农业生产扩张无序发展等因素影响,西辽河出现了干流常年断流、湖泊湿地萎缩等严重生态问题,成为我国七大江河中唯一处于断流状态的大江大河,西辽河生态复苏工作迫在眉睫。
草原生命之河,希望之河重现生机
江河安澜,方能国泰民安。复苏西辽河生态环境,是落实国家“江河战略”在松辽流域的重大实践。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此前会商时表示,“要充分发挥辽河防总、河湖长制、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作用,利用汛期雨洪资源,在确保堤防安全前提下,科学精细调度西辽河干支流水库,统筹做好河道整治、径流塑造、生态泄流等工作,努力延长西辽河有水河长。”
顶层设计护航一脉清流。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编发《2024年西辽河流域水文监测分析方案》《2024年汛期西辽河水资源调度水文应急监测方案》。设立苇塘河清水口、清河、北富、少冷河、老哈河等8处临时断面开展应急监测,截至9月3日,累计完成流量测验589次,报送数据504次。
后方技术保障清水永续。水利部数据显示,汛期以来,辽河防总平台下达调度命令24次,开展东台子、德日苏宝冷、大石门水库联合调度。7月26日至9月3日,累计调度东台子、德日苏保冷水库下泄水量2.92亿立方米,水头行进至总办窝堡枢纽以下71公里,实现西辽河干流149公里连续有水。
机制护航之盾,蝶变之河系统施治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流域,让一道清水灌溉和美生态。
发挥流域河湖长制平台作用。水利部负责人表示,“已经落实西辽河流域12个涉河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现场监管和河湖库‘清四乱’工作。梳理出22个影响河道过流卡点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19个。”
建立健全西辽河流域用水权管理制度。“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西辽河流域有关省(自治区)年度用水指标”发布,逐步建立西辽河生态流量实时监测预警和保障体系。
强化西辽河生态复苏技术保障。《2024年西辽河母亲河复苏行动水文监测分析方案》编制发布。数字孪生西辽河平台搭建完成,为流域调度提供信息化支撑。
西辽河畔,一幅幅景美、民富、产业兴的新画卷徐徐铺开,古老的西辽河,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业内专家表示,2024年,我国将继续强化江河保护治理管理,继续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使更多河流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实习生徐皓萱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方经纶、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