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3:57:51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社 上海2月1日电 题:梅兰芳表演艺术怎样在越南广泛传播?
——专访越南河内电影和戏剧大学电影和戏剧研究所研究员阮氏青云
中新社 记者 许婧
梅兰芳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艺术在越南的传播情况如何?有何影响? 中新社 “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来沪参加“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越南河内电影和戏剧大学(Hanoi Academy of Theatre and Cinema)电影和戏剧研究所研究员阮氏青云( Nguyễn Thị Thanh Vân)博士。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何种机缘让你开始研究梅兰芳表演艺术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
阮氏青云:我一直研究越南传统戏剧,聚焦越南嘥剧,涉及中国小说、戏曲对嘥剧艺术的影响。开始认识梅兰芳这个名字是1999年。那时,我所供职的研究所负责人陈廷言博士交给我一个任务——寻找著名戏剧家故事,登载在我校《科学消息报》上。我选了两个中国名人故事翻译成越语:“梅兰芳和老戏迷的故事”和“新凤霞设敬老宴”。
2000年,在和前辈学者郕登庆把一些中国名著翻译成越语时,我也注意到了梅兰芳的名字。
2002年,我修改了郕登庆翻译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的书稿,注意到了梅兰芳所占的篇幅。
2005年,我集中研究曹禺、老舍、中国实验戏剧的过程中又偶然找到了梅兰芳的资料。2018年,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与越南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中越传统戏剧交流周活动,活动包括“梅兰芳艺术展”和“中越传统戏剧-继承与发展”研讨会。“梅兰芳艺术展”以后,我更注意研究梅兰芳和他的旦角表演艺术。此次受邀参加“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促进我思考多年来关于梅兰芳的研究。
2023年11月,“梅兰芳在上海”特展展陈的梅兰芳照片。周东潮 摄中新社 记者:从你的研究看,越南观众对梅兰芳作品的接受度如何?
阮氏青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留学生从越南被派往中国学习戏剧。这些留学生向导演、表演、批评理论等专业的中国艺术家和学者学习。梅兰芳是这些中国艺术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亲自指导了这些留学生。
由此,越南传统艺术家开始研究梅兰芳的旦角及其假定性表演动作(划船、骑马、卧鱼、手势、眼神、纸扇使用等动作),他们把梅兰芳的旦角表演风格作为范例,介绍、传授给越南艺术学校的大学生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团体的年轻演员。
在我看来,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通过三种方式在越南传播:一是越南留学生带回国、翻译并介绍给越南读者的参考书;二是梅兰芳以往演出的戏剧,由梅派演员通过越中文化交流、合作和艺术演出传入越南;三是在越南传统戏剧中,艺术家把梅兰芳的旦角表演、假定性表演手法和技巧的创意力作为榜样让学生学习。
事实上,谈到对梅兰芳作品的接受,我们接受的是梅兰芳表演艺术中的精华,即他的旦角表演风格和假定性表演手法与技巧的创意力。
梅兰芳京剧“红楼戏”《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剧照。丁焕新 翻拍中新社 记者:中国戏剧和越南传统戏剧的文化交流起源于何时?梅兰芳对越南传统戏剧发展有何影响?
阮氏青云:我认为中国戏曲和越南传统戏剧的文化交流起源于越南陈朝时期(1225-1400)。越南在陈朝时盛行一种集体舞蹈,所用歌词有《庄周梦蝶》、白居易《母别子》诗等,所用乐曲有《降黄龙》《宴瑶池》等,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宋人从越南得到了在中国失传已久的杖鼓曲《黄帝炎》。
元代初年,中国优人(指杂剧演员)李元吉在越南“作古传戏”,有《西方王母献蟠桃》等。《大越史记全书》也有相关记载。
越南和中国当下有很多文化合作和交流。例如,2018年底,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与越南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中越传统戏剧交流周活动,越南嘥剧院、嘲剧院、改良剧院为观众带来传统戏剧表演,来自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艺术家们带来了《三岔口》《拾玉镯》《霸王别姬》三场演出。
《霸王别姬》对越南观众来说已不陌生,曾在嘥剧和改良剧舞台上多次上演。《霸王别姬》是中国京剧的经典折子戏,展示了演员的表演技巧,承载着戏曲程式的特征。从这次演出可以看出,两国舞蹈风格存在差异,越南嘥剧运用了很多武术动作和特有的滚、梨、斜舞蹈动作(滚、梨、斜均为嘥剧舞蹈动作专有术语),而中国京剧主要是运用手舞动作,优美、柔软的剑舞配上中国艺术家的歌词,让观众赞叹不已。
越南舞台艺术家多次到中国巡演。他们曾与梅兰芳见面,观看梅兰芳的表演。回到越南后,他们在河内戏剧电影大学和嘲剧、嘥剧表演团体的表演艺术训练中,向学生介绍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和舞台技巧,嘲剧艺术家把梅兰芳的手部表演和纸扇舞蹈艺术传授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我相信他的旦角表演艺术、假定性表演手法与技巧的创意力还在继续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越南艺术家还将梅兰芳不断苦练的经历讲述给越南学生,让越南学生作为榜样学习。
梅兰芳、杨小楼《霸王别姬》剧照。许建梅 翻拍中新社 记者:梅兰芳艺术在越南的传播对促进中国和越南的文化交流发挥了什么作用?
阮氏青云:梅兰芳不仅是著名演员、艺术管理家(1950年他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他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他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而且是绘画大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先行者。
梅兰芳成功扮演了多种类型的角色,他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经典京剧中的虞姬(《霸王别姬》)、杨贵妃(《贵妃醉酒》)、黛玉(《黛玉葬花》)、西施(《西施》)、嫦娥(《嫦娥奔月》)、穆桂英(《穆桂英挂帅》)等旦行表演艺术上。
梅兰芳的这种旦角表演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戏曲艺术中的地位,开创了梅派独特的表演风格。他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不仅成为中国艺术院校中表演训练的范本,还传播到许多国家。通过他演出的剧目,越南和世界观众看到了中国戏曲的精髓。在越南,梅兰芳和他的旦角表演艺术被留学生和学者研究、翻译,同时越中两国艺术家的文化访问、交流、合作活动也一直在进行中。
梅兰芳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对梅兰芳表演艺术及其艺术活动的研究,是不断推动中国戏曲的传播与扩大其影响的关键之一。如今,越南的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查找、阅读梅兰芳的书籍和观看梅兰芳的表演片段。
1960年,越南代表团访演上海,中国领导人和梅兰芳(左二)与代表团合影留念。越南河内电影和戏剧大学电影和戏剧研究所图书馆 供图中新社 记者:你认为未来如何才能让更多越南观众看到中国戏剧的精髓?
阮氏青云:为让梅兰芳的形象和表演艺术在越南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让更多越南观众看到中国戏剧的精髓,我认为,应在越南翻译和出版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及在各大学校推广;希望中国派专家和演员在越南艺术学校和传统艺术表演团体中介绍梅兰芳,并演出梅派经典剧目;越中两国应在文化交流合作中,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和演出合作;可在越南成立研究梅兰芳和梅派艺术的研究小组。(完)
受访者简介:
阮氏青云,博士,越南河内电影和戏剧大学电影和戏剧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越南传统戏剧文学戏剧研究、 剧作理论和表演实践研究 (嘥剧,嘲剧, 改良剧, 木偶戏)、中国戏剧文学研究和汉喃研究。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包括《关于21世纪初越中戏剧关系》(2005),《中国小说赵太祖三下南唐对越南嘥剧的接受》(2016),《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传统表演艺术的影响:机遇与挑战》(2019)、《在科技发展中保护和弘扬越南传统戏剧艺术》(2022),《在当代社会中保留与弘扬越南非物体文化遗产:南部才子弹唱,义静民歌,中部发牌民歌》(2023)等。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