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翁诗杰: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如何发挥独特作用?

发布时间:2024-11-05 11:55:08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海口4月9日电 题: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如何发挥独特作用?

  ——专访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

   中新社 记者 张茜翼

  2024年,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中国与东盟各国将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加强人文交流在推动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有哪些重要意义?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如何发挥独特作用?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近日到海南参加2024年第十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其间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

视频:【东西问】翁诗杰:如何挖掘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潜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人们常说“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您经常回到祖籍地海南参加活动,这样的人文交流给您留下哪些深刻印象?

  翁诗杰:海南是我的祖籍地。近年来,我频回海南参加智库活动,拓展学术交流的圈子,也让我对中国—东盟的关系,以及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机遇,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

  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更是我从未缺席的年度盛事。它是海外文昌籍乡亲返乡聚首的节日,是与故乡之间的约定,更是一场“共话未来”的聚会。

  如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已成为海外新生代齐集祖籍地共商未来的平台。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不仅限于海南人,还应包括其他不同籍贯的华人,甚至是东南亚其他种族的朋友,让更多人通过这个平台走进海南、了解中国。

4月5日晚,2024年第十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开幕,来自泰国海南会馆的乡亲合影。骆云飞 摄

   中新社 记者:2013年,中国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现已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您认为双方加强人文交流有哪些意义?

  翁诗杰: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揭开合作序幕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历史潮流,双方把握时代机遇,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共同促进发展繁荣,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正在迈向日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构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不能光靠经贸关系作为基础。没有人文交流的支撑,经贸往来不外是“以利相交”。要确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必须提速深化彼此间的人文交流,才能在互鉴互谅的基础上建立坚实的互信。毕竟任何的信任赤字,对发展双边经贸关系始终还是个“罩门”。

  新形势下,进一步挖掘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巨大潜力,赋予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新的时代内涵,可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文支持。

  东盟提出的“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在广义上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我认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还需要民心相通的“和”动力。

2023年9月,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菲律宾展区上演的竹竿舞吸引参观者围观。陈冠言 摄

   中新社 记者:东南亚是华侨华人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您认为广大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哪些优势、如何发挥独特作用?

  翁诗杰:东南亚不同国家的华人社会,其生态、认同和心态各异,在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方面,其所扮演的角色,不妨按当地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顺势而为。

  在华人仍保存民族特征的东南亚社会,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中文的普及与中华民俗的传承,是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天然优势。它克服了相当程度的隔阂,是建立“友华”社会的基础条件。

  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在东南亚颇受欢迎,例如妈祖文化、冼夫人文化等在东南亚地区传播广泛;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非遗文化与东南亚民间传统手工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高层次文化交流相比,贴近生活的民俗、美食、歌曲等,更能走进民众圈子。而这不应只囿限于中文圈子,英语和各国官方语言应是不可或缺的媒介用语。当前,一些国家出现学习中文热潮,即使不是华人也积极参与,这有益于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交流和理解。

  海外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华人企业、华人庙宇等,都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中华文化活动,比如艺术、美食、中医、节庆等,一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昭示了中华文化在哲学、伦理、道德等思想内容与形式上的博大精深。

2019年4月,在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新村增江新村内,48名马来西亚华人女子梳起“妈祖头”、身着蓝色的大海衫和红黑色裤子,一身装束颇为亮眼。陈悦 摄

  尽管华侨华人在东南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其在一些国家的影响力显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其浓厚的华人文化传统而闻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的华侨华人已经与祖辈有了明显不同。

  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或许并非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但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被流行文化所吸引。比如,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大陆的美食和娱乐信息,都影响着东南亚华人。因此,中华文化的传播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科技化的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剧、网络视频等形式,加强文化的交流和认知,让文化走进民心。

2024年3月,海南琼海,“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展出。骆云飞 摄

   中新社 记者:您认为,未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点在哪些方面?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大侨乡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翁诗杰:未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点在于人民之间全方位的互动交往。从政府官员的对接,到观光旅游的互访;从文化教育的交流,到经济业界的协作,都足以构建非官方的“二轨外交”。

  中国东南沿海的侨乡是连接东南亚海外华人社会与中国内地之间重要的纽带和平台,但其影响层面还跨不出早期的“侨社”。新一代土生华人的身份与文化认同,已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鉴于此,侨乡的侨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各侨乡在联系海外华人的同时,不应只局限于特定地区或特定籍贯,应广开渠道,扩大联系面。

  海南正在建设华侨博物馆,我认为这是打开了侨乡精神内核的密匙。早年,海南先辈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走向世界。他们始终秉承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励志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越的工商企业巨子和华侨领袖。华侨博物馆可以展示海南籍华侨华人“下南洋”的奋斗史、回报故土的赤子心,让这些不忘桑梓、爱国爱乡的故事激励更多人,以侨为桥实现“双向奔赴”。

2021年3月,航拍改造后的博鳌镇留客村新貌。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有600多年历史的留客村因有“海南侨乡第一宅”美誉蔡家宅而名扬琼岛。蒙钟德 摄

   中新社 记者:中国2023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包括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在内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哪些新思路?

  翁诗杰: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能够促进各种文化共存、和谐相处、互学互鉴。

  中国的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告诉我们西化并非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而是需要与本国历史文化相结合,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具有文化自信,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这也是“全球南方”最迫切需要的。

2月2日,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式在福建福州举行,东盟十国青年和中国青年登台演唱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主题曲《等你来》。王东明 摄

  全球文明倡议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寻求各种文明间的最大公约数;既重视文明传承,又鉴往知来,合力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这为中国和东盟人文交流提供了启发: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在实践中,中国与东盟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不乏亮点。如,中老铁路成功地将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雅万高铁鼓舞了东盟各国人民对高铁建设的期待。除了物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也影响着人文层面,对当地人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

2023年12月,雅万高铁哈利姆车站,一对印尼母子与雅万高铁列车合影。李志全 摄

  近年来,中方智库努力建立多国智库联盟,这是一种可喜的新气象。然而,这仅是打破隔阂的起手式,要建立坚实的互信,仍需持之以恒地深耕。毕竟只有深度的民间人文交流互鉴,才是拓展公共外交的压舱石,而这也正是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真正考验。(完)

  受访者简介:

翁诗杰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骆云飞 摄

  翁诗杰(Ong Tee Keat)祖籍海南省文昌市,1956年11月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曾任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副议长、交通部部长,现任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

【编辑:李岩】